高速能耗高,一直是很多網友口中的,增程式車型的缺點。
原因無非是老生常談的那些,比如說,增程式的發動機不能直連,多了一套能量轉化工序,而混動發動機可以直連,但是一看測試數據傻眼了,很多增程式的車型,高速能耗並不比插電混動車型高,即使高,也不過高個1-2升。更何況,增程式的車型還能充電,對於很少跑高速的人來說,這壓根不算什麼缺點。
實際上,很多人黑都黑不到點子上,增程式的真正缺點是這些。這些缺點是相對插電混動車型而言的,純燃油車就別來碰瓷了。
第一點,增程式發動機的整體素質,不如同級的插電混動車型
這一點幾乎是無解的,因為做插電混動的,多為傳統車企,而做增程式的,幾乎都是造車新勢力,這些發動機,為了提高熱效率,一般都是水平不夠,壓縮比來湊,理想東安1.2T三缸機、賽力斯燒95的電噴鑄鐵發動機,都是典型的代表。
整體素質較低,其實不止反映在能耗上,日常能耗可能差距不大,但是在耐久性,質量穩定性方面,會有所差距。另外,現在市面上插電混動車型大部分都可以加92號汽油,而增程式大部分都要求加95號汽油,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實力不夠。
第二點,純電續航打折更明顯
大部分增程器在電池電量低到20%以內就會強制保電,發動機強制介入。而大部分帶DHT的插電混動可以把電用到5%以內。真實純電續航打折明顯。
第三點,高速再加速能力偏弱
因為串聯的結構,增程式車型在時速120以上的再加速能力,往往偏弱,這是因為電機的高速性能衰減問題明顯,而同級別的插電混動車型,因為發動機和電機和並聯驅動,因此,120以上的再加速能力更強。
第四點,中低電量動力衰減嚴重
還是那個問題,增程式的車型,都是靠電機驅動,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輛,因此在低電量下,相比滿電狀態下,性能差別較大,也正是因此,增程式車型都有非常完善的保電策略,只要你不瞎折騰,一般都不會讓車輛處於虧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年限和里程上來後,增程式車型的性能衰減,一般要比插電混動車型更嚴重。
說完了缺點,那麼增程式車型,相對於插電混動車型有沒有優點呢?必然是有的,因為硬幣都是兩面的。
第一點,結構更簡單,故障率更低
這是最為顯而易見的優點了,你看插電混動車型,各種失速,各種動力受限,不是一個兩個品牌,而是幾乎所有插電混動車型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這個問題,更複雜的結構,也帶來了更大的動力調教匹配的難度。
第二點,成本更低
這一點似乎沒有什麼好質疑的了吧,除了另闢蹊徑的比亞迪之外,其他帶有DHT變速箱的插電混動車型,因為結構問題,發動機本身的素質問題,其成本都是要比增程式車型稍高的,很多杠精又要舉例說什麼理想的售價高了,這裡討論的是動力總成的成本,不是整車的成本,理想的成本主要不是在增程器上,而是冰箱沙發大彩電以及自動駕駛的軟硬件上。
第三點,動力更平順,更接近純電車型
因為自始至終都是電機驅動,因此增程式車型是最接近純電車型的行駛質感的,非常平順,而插電混動車型,特別是帶有DHT變速箱的混動車型 ,一般或多或少都會有頓挫問題。
對於增程式車型,我們還是要客觀理性地去看待,增程式有優勢有劣勢,從技術先進性上來說,不是目前市面上最強的,但是是目前比較貼合實際情況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