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沒打開嘀嗒了,春節帶兩隻貓跨城400多公里,我又把嘀嗒下載了回來。」
還沒「陽過」的津漂劉曉航決定今年春運首選順風車。事實上,嘀嗒順風車並不是他唯一的選擇,輸入相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他分別在嘀嗒、哈啰、滴滴三個平台上約車,嘀嗒價格最便宜,滴滴適中,哈啰則最貴。
在春運和疫情放開的雙重節點下,沉寂已久的順風車業務又重新回歸大眾視野,開始熱鬧了起來。
相關數據顯示,相較往年春運,今年順風車訂單量明顯上漲。其中,自1月7日春運開始以來,哈啰累計接到的順風車出行需求和乘客發單數量較去年增長超過105%。
巧的是,1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恢復新用戶註冊,在司機端和用戶端全面放開的背景下,也利好滴滴順風車業務。
眾所周知,2018年,滴滴曾在順風車業務上栽過一個大跟頭。彼時,嘀嗒、哈啰等平台順勢搶佔順風車這塊蛋糕。
根據嘀嗒招股書顯示,按照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佔據了65%的市場份額,一度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出行平台。
但這樣的光景沒能持續下去。在疫情期間,由於防疫政策不斷變化,嘀嗒和哈啰在順風車業務上並沒有爆發出野蠻式生長。尤其是僅開展順風車和的士業務的嘀嗒,業務模式單一也使得其在2021年和2022年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如今,隨着滴滴重新上架,順風車市場或將重新洗牌。
三大平台三分天下
自從1月防疫政策不斷優化後,很多順風車車主都感受到了爆單。在北京做攝影工作的李洋洋,趕在年三十的前一天約到了同行的老鄉。
「對於我們司機而言,順風車其實就是賺個油錢,多了個路上解悶兒的人而已。我註冊了三個平台,哈啰扣完手續費能多賺點,但是用的人比較少,比較難匹配到合適的乘客。嘀嗒相對容易一些,滴滴很久沒用過了。」
李洋洋很欣喜地表示,「這次春運,明顯感受到了人們的出行需求高了,以前都是乘客選司機,今年是司機選乘客。回家約了兩個年輕人,除了平台上的拼車費用,我們還私下協商對半付高速費,沒想到乘客很爽快地答應了。」
過完元宵節,李洋洋早早地約到了返京的乘客,這一來回,李洋洋扣除了油費和高速費,甚至還有小賺。
寵物行業的興起也讓順風車出行需求激增。據哈啰順風車平台接到的客服諮詢量統計,僅今年春節假期就有近20萬行程中有寵物隨行「蹭車」,全年預計有超過百萬次行程有寵物隨行。
事實上,順風車回暖不僅僅是體現在春運上。隨着旅行需求的回暖,搭個順風車去旅行的人也不在少數。
劉宇選擇和愛人旅行過年。1月18日,他們驅車從北京出發,一路向南。每去一地,都會在哈啰和嘀嗒上發佈行程。「接單率高達85%。」
劉宇聽說滴滴開放了司機註冊,決定將滴滴重新下載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大平台,三家都發佈行程,誰給的車費多,誰的匹配度更高,我就接誰的。」
的確,隨着2023年開年的出行高需求,順風車行業或將迎來報復性回溫。
根據天風證券報告顯示,國內四輪出行市場包括的士揚召、的士網約、網約車和順風車,順風車雖然只佔 1% 份額,但其增長態勢強勁,預計未來五年,順風車將是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2025年交易額將達到1139億元。
滴滴、嘀嗒和哈啰這三大平台,更早嗅到了市場的變化。哈啰順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推算,整個春運周期,順風車的客運量將快速接近民航的50%的運力水平。」
為此,嘀嗒出行啟動「冬日暖陽」行動,並發佈春運安全健康保障公告,7×24小時安全值班、強化應急保障、提前落實26項全面安全自查。在乘客端發放春運優惠券。
哈啰順風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自1月7日開始啟動春運保障工作,為車主提供激勵金。
而滴滴順風車,雖然比較低調,但也能明顯感受到其加快推進順風車主註冊的行動。司機楊師傅稱,「滴滴順風車司機提交資料,很快就能審核成功。首單平台還給補貼20元。」
可以預見的是,2023年,順風車行業回溫下,滴滴、嘀嗒和哈啰這三大平台又將重新展開新一輪的較量。
滴滴還有機會重佔山頭嗎?
順風車江湖生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
2018年,因惡性事件,滴滴順風車業務於當年8月全面下架整改,直到2019年11月才重啟,這期間,嘀嗒出行迅速崛起,填補了順風車市場的空白。
滴滴順風車業務下架後,到2019年第三季度,滴滴出行與嘀嗒出行分別以11837.8萬、1587.3萬佔據網約車市場季度活躍用戶規模榜單第一名與第二名。
相較於2018年4月,嘀嗒出行月活增長超135%。
2020年,專註於順風車的嘀嗒平台衝擊港交所IPO。
根據嘀嗒的招股書顯示,自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嘀嗒出行搭乘次數和交易額呈現高增長。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嘀嗒順風車平台分別產生約4820萬次、1.785億次、1.463億次搭乘,同期交易總額分別約為19億元、85億元、81億元。
伴隨着滴滴順風車的下線整改,嘀嗒出行市場份額也一路上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2019年按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佔據國內順風車市場超66.5%的市場份額,是彼時最大的順風車平台。
但2020年之後,隨着疫情反覆,嘀嗒的順風車業務變得不再「順風」,動輒取消跨城順風車業務使得嘀嗒的主要營收來源受到衝擊。
相比而言,滴滴和哈啰業務線較為廣泛,二者均圍繞出行嘗試了更多業務的可能性,滴滴除了打車、代駕、單車業務,業務已經下探至洗車、租車等本地生活服務上;哈啰除了主營的單車、電動單車、順風車業務外,還嘗試做酒旅、團購等本地生活服務中。
而業務線十分單一的嘀嗒出行,其模式不僅被動,而且在衝刺IPO時也遭到港交所的質疑。
據統計,嘀嗒出行曾先後在2020和2021年兩次衝刺港交所IPO,最終無果而終。據業內人士分析,嘀嗒出行這類業務結構單一、安全合規性存疑的公司,讓港交所格外謹慎,不願放行。
而哈啰也曾在2021年初試圖赴美IPO。其單車業務成為其發展本地服務業務的流量入口,順風車業務成為其賺錢能手。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哈啰順風車總交易額為70億元人民幣,市佔率為38%;而營收4.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1.2%;毛利為3.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6.97%。按照2020年的總交易額計算,哈啰順風車是中國第二大順風車交易平台。
與嘀嗒面臨的狀況相同,順風車這個「現金牛」在2021年和2022年並沒有讓哈啰在盈利層面上持續下去。
2021年7月,哈啰主動撤回IPO申請,並表示後續會根據國家監管要求和資本市場環境,適時推進IPO事宜。
單從資本層面來說,嘀嗒和哈啰在滴滴下架的時光里,並沒有實現質的跨越。
但從市場份額來看,滴滴的確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2022年2月,據晚點LatePost報道,滴滴網約車市場份額從接近90%跌到了70%左右,仍佔據領先地位。日均單量約2000萬單,比招股書披露的2500萬單少了20%。
而在應用下架的背景下,國信證券預測,因為舊用戶更換手機,滴滴每月或有2%的用戶自然流失。
如今,隨着滴滴出行整改落定,且恢復新用戶註冊,再結合近期政策層面釋放出對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利好的信號,滴滴或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其想像空間也將再次打開。
具體到順風車層面,滴滴原本在出行行業中的地位和市場份額,也將持續將流量釋放到其順風車領域。而這種信號,也將為嘀嗒和哈啰帶來不小的威脅。
不過,滴滴能否重新佔領順風車山頭,還將面臨著諸多考驗。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