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頓·馬丁貴為超級豪車品牌,卻在百年歷史中,經歷了7次破產,去年凈利潤虧損高達1.89億英鎊。吉利此次突然宣布收購其7.6%的股份,明擺有賠錢的風險。
據了解,吉利此前多次向阿斯頓·馬丁提出入股請求,卻均遭到拒絕,頗像暴發富追求落魄貴族的橋段。其實在商言商,它如此執著入股,一方面跟其發展策略有關,另一方面更主要為了提升吉利的品牌溢價。
李書福素來有「汽車狂人」之稱,他把汽車稱為「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吉利汽車更有「收購大王」的稱號,入股多個汽車母公司,甚至把沃爾沃橋車業務整個吞下。在它成長壯大過程中,併購、入股是慣用的手法。
藉助沃爾沃的造車技術及品牌勢能,吉利汽車後來的整車質感及品牌檔次提升不少。吉利強關聯沃爾沃,相當於沃爾沃給吉利開美顏濾鏡,讓普通消費者更認可吉利這個品牌。
以前中國是世界工廠,為各國提供物美價廉的各類工業品,幾乎沒有品牌,更沒有高溢價的世界品牌,法國的一件奢侈品就抵一車貨物。現如今,可以看到手機、汽車等品牌,均在全力衝擊高端,努力提升溢價。
吉利很早就開始衝擊高端市場,推出的中高端品牌「領克」,但在豪車領域,國內廠家幾乎是空白。從收購沃爾沃、入股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可以看出,吉利有做豪華汽車的野心。如今再入股阿斯頓·馬丁,更見決心。
不管最終吉利能否挽救阿斯頓·馬丁,入股該品牌對吉利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利好,可以進一步提升吉利的品牌高級感與消費者價值感知。車因為社交屬性太強,購車的人非常看中品牌在別人眼中怎麼看。
從吉利一系列買買買上面可以看出,它完全是高舉高打的策略,同今年風頭強勁的比亞迪相比,可謂策略完全不同。任何汽車強國,都有若干個汽車品牌,他們按照各自的路徑,在巔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