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僧人惠能的一首極富哲理的詩,讀來朗朗上口

惠能唐朝時著名僧人,佛教禪宗祖師。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被佛教尊為六祖惠能。

有一天,五祖弘忍召集門下弟子,要他們各作一偈,誰能領悟佛法,便將衣缽傳給他。弘忍最優秀的弟子神秀作了一首《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見此偈,說他尚未頓悟,要他重作,神秀苦思數日不得。惠能不識字,請人為他讀了神秀所作,然後作了《菩提偈》,請人幫他寫在牆上,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第三首:

菩提偈(其三)

唐·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又到哪裡去染上塵埃呢?弘忍見此偈,讚不絕口,說他已經頓悟佛性,領悟到佛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