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佛陀的生活方式,心情自會平和

接觸佛學是遇到一位同帶孩子上培訓課的寶媽,她隨身帶着經書,在等候孩子上課期間安靜的抄寫起來。

我們都在閑聊育兒日常,也好奇地問她在做什麼,她說她在抄心經。抄寫經書,能夠讓她情緒平和,以更好狀態面對孩子和家人。

後來我發現,她這個辦法也有不少人在用,即使不是很明白經書的意思,但是心情煩燥時抄一抄,確實能平和不少。

我本人不是很喜歡寫字,所以就沒抄經念經,卻對佛學有了一些興趣,聽了一些大師說佛學講佛理之後,我更加佩服佛陀的大智慧。

佛陀本是王儲,其面對的國家內外治理,各種族教派之間的問題和鬥爭是複雜又難解決的。他意求解脫,最後才證悟。

他放棄了現實的王位,卻建立了屬於他的精神王國,為後代被現實所傷害又無力無助的百姓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身體力行的療愈方法。

這是我所理解的,與寺院里求神拜佛不同,我們無需去拜去求什麼,只需身體力行的學習佛陀的生活方式,自會內心平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