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風景志(9)之觀音禪院篇

終南山觀音禪院(非書中觀音禪院)

觀音禪院,賦曰:

層層殿閣,迭迭廊房。

霞客:好大的寺廟。金池這二百多年,估計凈搞房地產了。)

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艷艷千條紅霧繞。

(霞客:看上去確實是一座有修為的禪院,但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

兩路松篁,一林檜柏。

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

(霞客:禪院標配,竹和松。竹者,無年無紀自清幽;松者,高潔傲立不屈身。

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梵語的音譯)塔峻。

(霞客:《增廣賢文》俗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佛教建築形式,即所說的塔,梵語:「窣堵坡」,又稱浮圖。這種建築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後來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經書。意為救人一條性命,勝過建築一座七級寶塔,功德無量。用以勸人行善,或向人懇求救命。

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閑。

(霞客:鳥音雖閑,僧未定性。)

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

(霞客: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心靈平靜下來的話,那麼你就需要嘗試接受孤獨和寂寞。

金池長老劇照

【地點】觀音禪院

【位置】距離小白龍的蛇盤山鷹愁澗大概兩個多月的路程

【主人】金池長老

【相關故事】行者與三藏師徒收服小白龍後,太平西行了大概兩個多月,路過觀音禪院,行者喜歡顯擺,經不住諸和尚的嘲弄,將錦斕袈裟拿出來炫耀,結果被金池長老覬覦,欲夜間放火燒死二人,圖謀袈裟,卻巧被孫悟空察覺,反燒了自家的觀音禪院,黑熊怪趁亂捲走袈裟,金池長老「因尋思無計,進退無方,拽開步,躬着腰,往那牆上着實撞了一頭,可憐只撞得腦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氣斷染紅沙!

這觀音禪院里的和尚既富又狂,既貪又毒,而主持金池長老卻能修行到二百七十多歲卻不死,估計這修行是跑偏了,所以觀音可能也是借行者之手清理門戶吧,順便也給九九八十一難劫數做點貢獻。

齊天大聖孫悟空劇照

悟空本來就是個喜歡炫耀的人,因為炫耀被菩提祖師趕出方寸山,這次又因為炫耀差點惹出大禍,佛家有「狂性頓歇,歇即菩提」的說法,只有收起狂心,不炫耀,才能明心見性。自打觀音禪院的事情之後,悟空在這方面才真正收斂了不少,老猿的修行算是更進了一階。

【作者簡介】

吳承恩(約1500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居士,又稱射陽山人,南直隸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今江蘇淮安)人(一說安徽桐城),祖籍安東明代文學家。

吳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