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迦葉向唐僧索賄,為何如來不管?現在才看清,背後的深意

說起唐僧,真是個多災多難的和尚。幾個有通天本領的徒弟一路護送他前往西天取經,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到達靈山。

在唐僧以為終於可以取得真經時,卻遭到了如來座下弟子阿難迦葉的戲弄。師徒幾個得知真相氣勢洶洶地去找如來評理。如來卻維護阿難,迦葉,這是為何呢?

功成行滿見佛祖

靈山沐浴在佛光里,師徒幾人終是到達了大雷音寺。唐僧見過如來,二人一番客套之後,如來便叫來他最親近的兩個弟子,阿難和迦葉帶着唐僧一行人前往藏書閣取真經。

作為東道主,阿難,迦葉卻在此時擺起了架子。二人毫不留情的張口便問唐僧師徒幾人索要人事。

唐僧師徒幾人扶額,鬱悶道這真的是靈山嗎?為什麼這裡的和尚沒有清心寡欲的樣子,趾高氣昂的問來人索取錢財。佛經難道都是要錢的?兩袖空空的他們豈不是取不到了?

師徒幾人一路走來天竺,受的是什麼樣的罪,不能騰雲駕霧也就算了。條件好的時候還能化緣。條件不好的時候只得餓肚子。或者靠悟空摘野果充饑。

旅途已經是如此困苦了,師徒幾人哪還來的錢財,即便是豬八戒有自己的小金庫,想來也是沒幾個子兒。恐怕只有唐僧身上的袈裟還值點錢了。

老實的唐僧立馬錶示自己沒有錢,想請兩位尊者行個方便。但二位尊者卻說「若都如你們這般,想白手得經書,後人當餓死了」。

雖說這話帶幾分理,但從西方尊者的口中說出,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了。靈山是什麼地方?是佛陀的道場。那什麼是佛陀?在紅塵中的覺悟者稱為佛陀

雖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已經參悟成佛陀了還會在乎金錢嗎?佛教的傳承不正是需要唐僧這樣的高僧去幫他們實現嗎?怎麼反倒端起架子了。

悟空一聽就當即不樂意了。表示受不了這委屈,要去如來處告狀。二位尊者這才作罷,各挑了幾卷無字真經給唐僧師徒。

在師徒幾人馱着經書離開後,阿難和迦葉還在背後嘲笑他們道「幾個傻子」。完全不將唐僧幾人放在眼裡。而這背後的原因,來自東土。

佛經價碼的真實原因

還記得在唐僧踏入靈山時,如來佛祖對唐僧怎麼說的嗎?如來佛祖說道「東土天高地厚,物廣人稠,但卻多貪多殺,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致有地獄之火,永墮幽冥」。

原著中所描述得更為難聽,在如來的眼裡,東土是人間地獄,人們都是魑魅魍魎,需要佛法的凈化才能稱之為「人」。但東土之大,芸芸眾生何止萬千。

佛教在中原曾有過一次覆滅。幾百年來無數高僧努力建立起的威望蕩然無存。北周武帝的滅佛行動使佛教在中原地區遭受了重創。

之後隋朝起開始恢復佛教。所以在佛祖的眼裡,中原人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尊佛教的,這就有了如來佛祖警告唐僧的話。

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對佛教極為推崇,所以就有了唐僧求取真經的故事。世人愚昧,無法了解無字真經的奧妙,他們需要一位智者來幫助他們開悟。

吳承恩對於佛教,玄奘有着自己的了解。他書中的佛教是接地氣的。從唐僧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就能看出。佛祖也是有自己的小脾氣的。

佛祖知道真經不能輕傳,這樣輕易得來的東西向來得不到人們的珍惜。他也知道世人大都庸俗,崇尚金錢,所以賤賣或者免費的東西人們大多不屑一顧。

阿難,迦葉像唐僧討要金錢的事情,更像是要一個承諾。佛經流傳數千年,是無數僧人跋山涉水的努力。是佛陀給這人間留下的最好的禮物。

如來告訴唐僧師徒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他說起當年比丘聖僧下山,為人誦經祈福,卻只討得三斗三升米粒黃金的故事。如來接著說經文賤賣,教那人後代兒孫沒錢享用

世人大多不識貨,佛教在傳世的道路上也是艱難的。如今唐僧師徒空手來取,能得到無字真經都已經不錯了。

何為無字真經?相傳佛祖在靈山講法,拈花一笑,迦葉瞭然於胸。故得無字真經。世上文字千變萬化卻無法將佛法奧義囊括其中。無字真經的精髓就在於思想。

一個人只有在這萬丈塵世里悟得人生的真諦,才算真正的活過。佛教思想博大精深。所傳經書無不載錄著人生無上的智慧。

佛教崇尚自己開悟,要遠比別人講經來的重要。如來佛祖也是在紅塵歷練多年,經歷諸多磨難,最終開悟,得以圓滿。

在唐僧的要求下,如來佛祖將有字真經傳於唐僧。但在他看來,無字真經遠比有字真經要珍貴許多。

但世人看着有字的佛經尚且混沌,何況無字真經呢。若什麼都不靠,就可以超脫紅塵,那人人皆可成神成佛了。

曾有位智者曾向佛祖發問:佛教有那麼多經書,到底該讀哪一部呢?佛祖笑答:我只有一部經。意思就是你讀哪一部,哪部經書里的思想就能感染你。

佛家思想不要求人們讀完所有經書,而是在一部經書里得到救贖。但為何救贖眾生的書要暗中標上價碼呢?

在人們看來,阿難和迦葉索賄的背後,是佛教的私心。吳承恩筆下的阿難,迦葉與天下眾生並沒有區別,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凡人的嘴臉。

如來默許阿難,迦葉的做法,是要告訴唐僧,佛法真諦是無價的。但無價的東西往往得不到人們的珍惜,所以需要花費金錢得來的東西才能使人們重視起來。

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帶着現實色彩,作者所在的年代是混亂的。唐僧師徒的命運就和明朝的命運一般。

但唐僧最終取得了真經,而明朝卻沒有像吳承恩書中所寫的那般結局,歷經風雨後變成一個清明坦蕩的朝局。

在這本曠世奇書里,佛祖此時不是佛祖,是人性僅存的真善美。這些東西,當然是要加點價碼的。

一切凌駕於眾生之上的,我們都稱之為神。神明揮手間便可毀滅人間,但卻只是默默注視你。任何思想的真諦,都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