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前世欠你兩條命,特從遠地來償還

2022年11月23日22:58:03 佛學 2000

安世高是到中國傳播說一切有部阿毗曇學說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

安世高,本名清,原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奉佛教,當其將即位時,出家修道,而讓位於其叔。他精研阿毗曇,修習禪定,遂成一代大師。

在這裡介紹一些阿毗曇,其要點是根據有部諸論的義旨,特別是依法勝《阿毗曇心論》及法救《雜阿毗曇心輪》的綱領,以四締組織一切法義,並闡明我空法有及法由緣生而有自性之義。

安世高:前世欠你兩條命,特從遠地來償還 - 天天要聞

安世高與漢桓帝建和初年(147),輾轉來到洛陽,不久即通曉華語。那時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已有相當時期,在宮廷內和社會上都有一些信徒。他們雖然主要奉行祭祀,祈求福德,但也有切實修行的要求。安世高就為他們譯出有關止觀法門的種種經論。安世高的翻譯工作大概到漢靈帝建寧年間(170年左右)為止。隨後,他遊歷了江南豫章、潯陽會稽等地,後來各地就流傳有關他的神奇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安世高以命抵命償還前世債務的故事。

這個故事記載於《高僧傳》中。安世高一直記着自己的前世。他說他的前世也是個出家人,當時他有一個同學,嗔恨心非常大。在托缽行乞時,只要施主的布施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會心生怨恨。安世高的前世曾經數次勸說他,讓他改改脾氣,但是這個同學始終沒有絲毫的悔改,依然我行我素。

安世高的前世看到同學這樣,嘆了一口氣,對他同學說,「你死後一定會化作醜惡的異形,到時候我若是得道的話,一定要度化你。」

說罷,安世高的前世便去了廣州。當時的廣州正值賊寇作亂,其中有一個少年一遇到他就說:「我總算等到你了!」於是便拔刀向安世高的前世砍去。對此,安世高的前世並沒有躲避,只是淡然一笑,引頸受戮。臨死之前,他說:「我以前欠你一條命,所以特地遠道而來,償還宿債。你現在憤恨不平的樣子,正是以前積累的怨氣。」

安世高的前世死後,投生為安息國的太子。後來他又來到中國,完成了譯經的工作。隨後,他準備去廬山,去度化昔日的同學。

安世高:前世欠你兩條命,特從遠地來償還 - 天天要聞

一路無話,安世高很快便來到廬山下的宮亭湖邊。他聽說這裡有一座神廟,特別靈驗。有一天,廬山附近的人到神廟祈求福祉,安世高則在船上等候,神廟的廟神趁機對這些人說,「船上有一位修行的沙門,你們也請他到廟裡來。」眾人非常驚愕,慌慌忙忙到船上請來安世高。

廟神看到安世高,對他說,自己其實就是那個同學,因為生前瞋恨的罪業,今世墮落為異形。如今壽命已經快要結束,死後龐大的醜陋的軀體肯定會污染清澈的湖水。於是廟神決定找個地方待死。不過,因為擔心死後墮入地獄,廟神希望安世高能夠幫助他超度一下。

聽罷,安世高微微一笑,對廟神說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便是來超度他。接着他讓廟神現原形。原來,廟神是一隻大蟒蛇,龐大的身軀若長城一般,人們根本不知道它有多長。安世高看到之後,連忙念佛經超度,大蟒蛇淚如雨下,須臾間隱身不見。

黃昏時,有一位美少年,登上船板,長跪在安世高面前,並接受安世高的祝願,隨後消失無蹤。安世高對同船的人說,這個美少年便是廟神,他已經舍離蟒形了。

後來,人們在山西的草澤中,發現了一隻巨大的死蟒蛇。據說,這就是美少年的前世。

在超度完大蟒蛇之後,安世高又到達廣州,尋找前生殺害自己的少年。

當時的少年,已經變成白髮皤皤的老人。安世高對老人述說數十年前償命的事,並追敘多生以前的業緣。老人聽後淚如雨下,兩人握手言歡,前世的冤讎盡消。

安世高:前世欠你兩條命,特從遠地來償還 - 天天要聞

安世高說:「我還有殘餘的罪報,現在我應當趕往會稽,來償還過去世的命債。」

老人追隨着安世高到達會稽。剛剛進入市鎮,恰巧遇到一片打殺的亂事,霎時只見滋事者誤打安世高的頭部,安世高即刻倒地身亡。

老人目睹安世高兩次赴死,又想到其中的因果道理,於是開始精進學佛,逢人便說自己的親身經歷。

安世高的名聲因此更高了。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