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口說善言,能令人心生歡喜;口出惡言,除了令人生惱,還須自受惡業苦報。口過是我們最易犯的過失,若因一念瞋心而惡口傷人,將自招無量苦報。
一日,佛陀與阿難到王舍城中托缽乞食,結束後走出城門,見到城門邊有一個大深坑。當時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棄置此坑,再加上雨水的累積,所以水坑污穢不堪。
濁水中,有一隻似人形卻又多手多腳的蟲,見到佛陀走來,便將頭伸出水面,淚流滿面地看着佛陀。佛陀見了,非常憐憫,回到耆闍崛山後,阿難問佛陀:「世尊!剛剛在王舍城外濁水中的蟲,是造了什麼樣的惡業?又何時才能解脫呢?」
佛陀告訴阿難及大眾:「過去無量劫時,有佛出現於世教化眾生。佛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一婆羅門造立僧房,供養僧眾。當時有居士送酥油來,維那法師因為前來掛單的僧人過多而心生瞋恚,就把酥油藏起來,不分給其他來掛單的僧眾。
掛單比丘於是問:「為何不分給我酥油呢?」維那法師說:「我常住在此,而你只是來此掛單的僧人,為何要分給你?」掛單比丘說:「但這是居士要供養給現前僧的。」維那法師便開口大罵:「你怎麼不去吃屎尿啊?為何要向我拿酥油!」因為這樣的惡口,維那法師死後即投身為濁水中的蟲,且無量劫都住在屎尿當中。
佛陀告誡弟子們:「你們應當善護口業,因為惡口的過患比猛火還可怕。要常感念父母、僧眾的恩德,說柔軟語、讚歎語,因為僧眾是幫助我們出離三界的福田,而父母則是三界內最勝福田。」
人與人接觸、聯繫、交往,離不開語言。語言是一種極其重要的人類交際工具。語言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調節人們的行為,激發人們熱愛美的情緒。所以佛說: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惡念,斷一惡行。
語言,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思想和智慧的,而不是用來傷害人的;與他人互動時,目的是使得他人得到幸福、快樂、安慰、鼓勵,也使他人發揮智慧心和慈悲心,當他人得到利益的同時,自己必定也會得到利益。否則,即使語言的表達非常好聽,但是卻傷害了人,那就不是好語言,也不是正語。
能夠實踐正語這一項修行法門,對任何人都會尊敬,跟任何人相處都是和諧的。如果遇到無理取鬧的人,要知道是他在受苦,我們應該用菩提心、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那麼愚痴和煩惱。如此念頭一轉,便不會用惡語相向。
來源 | 深圳弘法寺
圖片來源 | 覺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