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2022年10月05日00:33:21 佛學 1213

踏莎行·一僧一道

賀世戰


九域茫茫,凡心渺渺。無稽崖畔逢緣早。雲山霧海若蕭寥,俗塵未是塵音悄。


跛足形骸,癩頭樣貌。慧根又把靈光照。如何度得有緣人,劫來應識仙鄉好。




甘草子·癩僧跛道

李鴻國

誰度,埂青峰處,釵惜千紅女。莫道無稽緒,天渺茫茫語。


香冷隱真玉成汝。籍一石、參禪拂露。甦醒塵緣幾多侶,絮作空空舞。


七律·一僧一道

劉慶珍


道骨仙風迥異身,瘋癲虛幻語真真。

峰前攜石緣陳事,嶺下從心為宿因。

妙理通靈皆有意,禪機點化度凡人。

奈何難醒陽間夢,笑嘆空勞造物神。




南鄉子·一僧一道

王志霞


智隱入蒼茫。無束形骸讖語狂。堪嘆謾勞皆歷遍,嗟傷。經雨千紅短散香。


憂喜與彭殤。腳踏青雲近帝鄉。袖石墮塵尋一夢,凄涼。好了歌中演大荒。



七律·一僧一道(新韻)


翟海潮


跛道瘋僧無定蹤,紅樓夢幻越時空。

袖攜靈玉游塵世,領引頑石返埂峰。

一鑒病中風月現,復歌好了慧根通。

痴言狂語消罹患,形浪骸癲度眾生。



【品‬評‬】翟海潮 撰


一僧一道是《紅樓夢》第一回開篇便出現的虛幻人物,在青埂峰下、太虛幻境中,他們「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別」,名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而「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夢醒之後,一僧一道來到凡塵世間,則化作了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他們形象不堪,還瘋瘋癲癲。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第二十五回,對癩頭和尚的描述是:「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頗納芒鞋無注跡,腌臢更有滿頭瘡。」對跛足道人的描述是:「一足高來一足底,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若水西。」


「氣骨不凡、丰神迥異」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登場時,脂批曰:「這是真像,非幻像也」;而當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出現時,脂批則曰:「此則是幻像,所謂萬境都如夢境看也」。癩僧、跛道之「幻相」貫穿始終,但書中呈現的卻都是現實主義的情節,這是「以幻作真」。


《紅樓夢》的緣由、賈寶玉的故事由這一僧一道導演出來,也是作者通過一僧一道對故事情節的精心布置和巧妙安排。一僧一道串起一部《紅樓夢》,他們看似瘋癲,實則處處見禪機,句句是哲理!浮生若夢,佛家講空,道家講真,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在《紅樓夢》里起着穿針引線、度化眾生的作用。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1)穿針引線曹雪芹用一僧一道,帶領讀者進入他編織的《紅樓夢》里,把青埂峰下一塊不堪入選的頑石,變成一位富貴公子賈寶玉的通靈玉,袖進衣中帶到人間的溫柔富貴鄉遊歷一番,見證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最終也引領着與這塊石頭相關的人物找到各自的歸宿,那「寶玉」又被一僧一道帶回青埂峰下,返回了「頑石」的本源。


書中提到一僧一道的地方有60多次,在整部《紅樓夢》中起着「一線串珠」的關鍵作用。一僧一道的形象和行蹤變幻不定,從第一回到第一百二十回,他們忽隱忽現,神出鬼沒,凡故事發展到大關節、大關鍵處,便有他們的聲音和身影出現。一僧一道在甄士隱、甄英蓮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賈瑞柳湘蓮王熙鳳等人的故事中多次間接或直接地出現,發揮了穿針引線的關鍵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2)度化眾生:在「幻境」中時隱時現的癩僧、跛道作為作者的化身(脂批「作者自己形容」),其實是智慧的化身,已臻於「出世醒人」之化境,「通部書中,假借癩僧、跛道二人,點明迷情幻海中有數之人也」(第三回脂批)。


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癩頭和尚側重度女,跛足道人側重引男。香菱、林黛玉、薛寶釵的命運,與癩頭和尚分不開;而甄士隱、賈瑞、柳湘蓮乃至賈寶玉,又與跛足道人分不開。


英蓮失蹤前癩頭和尚曾要求度化她出家以此來避免災禍,林黛玉在小時候也曾要求她出家但也是遭到了拒絕。所以,英蓮最終沒有逃過失蹤和成為薛蟠女人的命運,而林黛玉也沒有做到癩頭和尚所說的「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而薛寶釵因為從娘胎裡帶有熱毒,有了癩頭和尚給的冷香丸藥方,才把她度成了一個冷眼觀世、乖巧慧心的女性。


跛足道人從《好了歌》開始,度化了甄士隱,也在警醒世人。後面又用風月寶鑒,欲度化陷入情慾無法自拔的賈瑞,結果未成。尤三姐自刎之後,跛足道人又度化了柳湘蓮。在程高本續書中,賈寶玉出家,那「通靈寶玉」又被一僧一道帶回青埂峰下。


曹雪芹借用一僧一道與主人公的命運經歷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第一回中,這一僧一道出現在甄士隱的夢境中,夢醒之後又出現在甄士隱的生活中。癩頭和尚說甄士隱的三歲女兒英蓮「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並口念了四句讖語似的詩:「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他們的「瘋話」,幾個月後兌現,英蓮失蹤,再遭火災,甄士隱一貧如洗,又遇上了高唱「好了歌」的跛足道人,隨之飄然而去。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第三回,林黛玉說:「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癩頭和尚既未能帶着黛玉出家,也未能阻止黛玉和寶玉的相遇。和尚知道木石前盟,絳珠仙草必用一生的眼淚還報神瑛侍者的灌溉恩情,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終究是發生,因此黛玉夭折的宿命也無從改寫。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第七回,寶釵自己說,她體內有從娘胎裡帶出來的一股熱毒,尋常藥物不管用,癩頭和尚專門給寶釵開了一個海上方,這就是傳說中的「冷香丸」了。冷香丸看似是一種藥丸而已,實際上是和尚勸度寶釵淡泊處事的一種教導。寶釵那個金鎖,據說也是個「和尚」給了兩句吉利話「不離不棄 芳齡永繼」鏨在上面,恰巧和寶玉那塊玉上面的兩句話「莫失莫忘 仙壽恆昌」成雙配對,這便是書中所說的「金玉良緣」。寶釵因這種淡泊處事的從容冷靜,在賈府為寶玉挑選媳婦的大PK中完勝痴情、任性的林黛玉。寶釵贏得了賈府上上下下的稱讚,卻終究沒能贏得「情痴」賈寶玉的心,這也是寶釵命運的悲劇。


在《紅樓夢》故事的重大情節上,一僧一道也時伏時隱。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風月鑒」,賈瑞在生命垂危之際,跛足道人給他一面鏡子,專治邪思妄動之症,且囑他:「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跛足道人希望通過風月寶鑒的點化來拯救賈瑞,可賈瑞不聽邪,終一命嗚呼而死。第六十六回,柳湘蓮背信棄義,而導致尤三姐自刎,之後柳湘蓮被跛足道士度出凡塵,出家而去。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寶玉也與一僧一道的情緣不斷,凡在危難之時,這癩頭和尚必定出現,書中第二十五回以及程高本續書第一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一十六回、第一百二十回都有描述。


在第二十五回中,趙姨娘和馬道婆聯手對鳳姐和寶玉施了魘魔法。二人着「魔」後,百般醫治不效,被折磨得不省人事、奄奄一息。而此時,那一僧一道便奇幻般登場。男的有病了,跛足道人來瞧;女人有病了,癩頭和尚來瞧。這次姐弟倆都病了,自然是「雙真」都要出場了。癩頭和尚與跛足道人把那塊通靈寶玉「又摩弄一回,說了些瘋話」,使鳳姐和寶玉「三十三日之後,包管身安病退,復舊如初」,救了命懸一線的鳳姐和寶玉。


和尚道明原因,想當年青埂峰上的的寶玉 「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卻隱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如今展眼已過十三載,如今的寶玉失去了當年通靈時的明光,已是:「粉漬脂痕污寶光,綺櫳晝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寶玉如今被聲色貨利所迷,所以不靈驗了。


第一百二十回賈政說:「便是那和尚道士,我也見了三次:頭一次是那僧道來說玉的好處;第二次便是寶玉病重,他來了將那玉持誦了一番,寶玉便好了;第三次送那玉來,坐在前廳,我一轉眼就不見了。我心裏便有些詫異,只道寶玉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來保佑他的。」在毗陵驛地方,賈政親眼見寶玉隨僧道飄然而去。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紅樓夢》中這一僧一道,是作者借用神話情結來演繹石頭的故事,女媧補天遺下一石,「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被這僧道帶入凡世。又以空空道人之像,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抄錄了這個故事,使《紅樓夢》有一個神奇怪誕的開頭和結尾,第一百二十回以甄士隱之口述出:「前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帶下凡,如今塵緣已滿,仍是此二人攜歸本處,這便是寶玉的下落。」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註:文章源自公眾號「詩畫品紅樓」。


註:翟海潮、範文義、劉承彥主編的《詩畫品紅樓》一書已於2021年1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噹噹京東、天貓有售。


一僧一道:穿針引線,度化眾生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