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報輪迴——筱陀摩那創建耆那教

2022年09月30日10:36:45 佛學 1166

公元前6世紀,筏馱摩那在娑羅樹下悟道,創立耆那教,這是列國時代反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之一,列國時代與中國的春秋時期非常相像,當時印度有16個小國家和多不勝數的小城邦,它們各自獨立,征戰不休。在這樣動蕩的環境下,思想空前活躍,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筏馱摩那創立的耆那教就是其中一派。

筏馱摩那又被稱為「大雄」,意思是勇敢、無畏的勇士,這是耆那教的信徒對他的尊稱

業報輪迴——筱陀摩那創建耆那教 - 天天要聞

耆那教徒會在身上塗抹炭火的灰燼,以示對肉體的蔑視。

了解了筏馱摩那的經歷,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大雄」的含義。

公元前599年,筏馱摩那出生於吠舍離附近的貢得村。他的父親屬剎帝利種姓,統治着貝拿勒斯的一個小王國。

筏馱摩那自幼就過着安定富足的生活,後來娶妻生女,但30歲那年,筏馱摩那的父親去世,兄弟爭鬥不休,厭倦宮廷生活的他便決定出家修行,尋找人生意義。

自此,筏馱摩那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旅途,前往各處遊歷。

他幾乎沒有帶任何行李,並常常以絕食來磨練自己的心志,或是像蟲子一樣在地上爬行。衣服被磨損地破爛不堪,他也毫不在意,後來甚至裸體行乞。

那爛陀寺,他曾被人誤會是敵國派來的密探或是盜賊,受盡屈辱,任人毆打,但他從不爭辯。這樣的生活,筏馱摩那一共堅持了整整12年。

終於在他42歲那年,在一棵娑羅樹下覺悟成道。

筏馱摩那聲稱「眾生平等」,又說有業報輪迴,可以消解這一世的苦難,因此集結起一批信徒和追隨者。

因為他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受到了當時掌握軍政大權的剎帝利種姓、經商致富的吠舍大商人的熱切歡迎。

業報輪迴——筱陀摩那創建耆那教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印度據說有十六國,正處於列國時代,學術流派百家爭鳴。

但是,耆那教並不是當時唯一反對婆羅門教的宗教。

除了耆那教外,還有佛教、順世派不可知論派等等許多思想流派,它們被統稱為「沙門思潮」。這一時期也成為奠定古印度文明基本價值的軸心時代。

其中,佛教因為與耆那教的主張相似,兩派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得道之初,筏馱摩那帶領眾弟子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得到了摩揭陀王國、阿般提王國等國王的支持,國王、王子,還有朝中許多大臣都成為耆那教的信徒,筏馱摩那不必為供養問題發愁。

然而後來佛教興起,國王們又為佛陀修建了竹林精舍,請他在這裡弘揚佛法。王子等人也皈依佛門,甚至剃度出家。

耆那教的勢力受到了排擠,因為它有一個常人難以接受的問題。

比起佛教,耆那教信徒的修行要更加嚴格,長期苦行甚至裸休讓他們痩骨嶙峋、身上也總是污穢不堪。

筏馱摩那可是以智者的形象來到王廷的,貴族們熱衷追捧智者,但是這樣的修行方式非常不利於耆那教的形象,與人們想像中的智慧、威嚴的智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筏馱摩那還有名聲,而他的弟子們沒有智者的光環,在人們眼中形象就很糟糕了。

此外,嚴格的耆那教徒都不會做屠夫、當兵,甚至不肯耕田。

對他們而言,就連走路踩死一隻螞蟻、打死一隻蒼蠅,所犯下的罪過都與殺人別無二致。

這樣的宗教規範實在太過沉重。

業報輪迴——筱陀摩那創建耆那教 - 天天要聞

今天的耆那教徒佩戴口罩,以免呼吸殺死微生物。

於是,面對越來越強勢的佛教,耆那教漸漸敗陣下來。

筏馱摩那雖然一生從未與佛陀見面,但他們二人的弟子卻總是明爭暗鬥,暗暗較勁。

有國王曾一度受到鬼神危害,得到佛陀幫助後得以消災解難,百姓們感激不盡,為佛陀提供了無數供奉。

筏馱摩那的信徒知道後,心生不滿,挑起論戰,結果被比丘說的啞口無言。類似的論戰很多,佛陀常常親自出馬,還教授自己的弟子辯論術,耆那教往往占不到什麼便宜。

筏馱摩那原本無意爭鬥,但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卻不期而至。

他的親信弟子優婆離長者經過勸說,改信佛教。

據說筏馱摩那聽到這個消息後,悲憤交加,吐血身亡。

筏馱摩那死後,信徒已經有5萬餘人之多,他的弟子繼續傳播耆那教的主張,後來耆那教發展成為印度重要的傳統宗教之一。

業報輪迴——筱陀摩那創建耆那教 - 天天要聞

耆那教寺廟風格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