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2022年09月29日18:10:09 佛學 1894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

秘 笈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目 錄

一、少林寺藏經閣慘遭大火浩劫

二、少林武術挖掘整理小組

三、少林寺武功秘笈挖掘整理工程啟動

四、拍攝電視教學片━━《少林寺十大名拳》

五、國務院新聞辦立項

六、確定編輯整理少林寺拳法模式

七、攝製少林寺小羅漢拳

八、出版定名為《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

九、社會各界祝賀《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出版

一、少林寺藏經閣慘遭大火浩劫

中國嵩山少林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資文化遺產。

少林寺武功創始於中國南北朝,盛於隨、唐、宋、元、明、清,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

歷史的歲月滄桑,把少林寺武功陶治、錘鍊的博大精深。

少林寺武功的禪理就是重德行修心智,為防守而不為進攻。

為健身而不為行暴,更為練志練膽,弘揚正義。

少林寺武功,在於其具有「十三棍僧助唐王」為始的忠義報國、揚善懲惡的武德風範,還在於以達摩祖師為楷模的刻苦進取,求定得慧的至理追索。少林寺武功所閃爍的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燦爛光輝。

中國嵩山少林寺在歷史的長河中曾遭遇多次大劫難,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在一九二八年,當時的中國處于軍閥混戰時期,軍閥石友三攻入樊鍾秀設在少林寺法堂的司令部,當場縱火焚燒法堂,次日,又運進少林寺大批煤油,將少林寺所有殿堂,房屋及文物、拳譜、武功秘笈全部焚燒。至此,歷經千載的少林寺之精華,盡遭大火浩劫。

1、石友三其人

石友三,1891年出生於吉林長春,他從軍跟隨的第一個人,是北洋軍的吳佩孚,後到馮玉祥手下當兵。

隨着馮玉祥的崛起,石友三連連竄升。他一開始,只是給馮玉祥當馬夫、親隨,逐漸得到馮玉祥的信任,官至營長。他第一次露臉,是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當時馮玉祥屬直系,他的部隊與皖系陝西督軍陳樹藩的部隊作戰。濮陽村陣地各團屢攻不下,馮玉祥就調石友三的部隊參戰上。石友三挑選了120人為敢死隊,親自給每個敢死隊員的腰包里塞上3塊大洋,然後率領他們衝鋒,一鼓作氣地攻克了濮陽村。

馮玉祥出任西北邊防督辦,所轄國民軍稱西北邊防軍,這就是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北軍」。馮玉祥練兵的本事,為現代史上第一人。他打破當時「當兵吃糧」的惡習,要求招收的新兵必須身體健壯、精神抖擻;加上他以身作則,刻苦訓練,幾年之內,手下人才濟濟。初期的高、中級軍官中有十幾個人,被稱為「西北軍十三太保」。石友三就是其中之一。

亂世出梟雄,石友三在西北軍中連續晉陞,三年三級。1924年,石友三任第八混成旅旅長、包頭鎮守使,1925年升為師長,1926年升任軍長。在以後的歲月里,石友三參加了多次軍閥混戰。

2、火燒少林寺

少林寺有一個俗家弟子,名叫樊鍾秀。樊鍾秀身懷武藝,年輕氣盛,他編練民團,逐漸組織起部隊,參與了護法運動,一時名聲大起。

1928年3月,樊鍾秀與石友三開戰之前,樊鍾秀把指揮部設在少林寺內。少林寺有嵩山的地利,寺廟中又有補給,還有少林僧人的人和。少林寺方面呢,認為樊鍾秀怎麼也是本門弟子,在全國算得上一位人物,有他光大門楣,充當「護法」,也以為是好事。

樊鍾秀的部隊不是石友三的對手,人數上寡不敵眾,裝備上也多是漢陽造和土槍土炮。面對石友三的蘇制槍炮,幾個回合就敗下陣去。3月15日,得勝的石友三趾高氣揚地進駐樊鍾秀設在少林寺的指揮部,縱火焚燒法堂。這還不夠泄憤,次日,又命部下抬來煤油,澆在寺廟各處,然後縱起火來,將整個少林寺付之一炬。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鐘樓鼓樓等重要建築,都陷入火海之中。大火燒了40天,偌大一個千年古剎、歷史勝跡,只剩下斷垣殘壁。

此舉不止是戰禍,完全是毀滅文化古迹的暴行。與盜挖慈禧墓的孫殿英這個「東陵大盜」相比,孫殿英盜墓,貪圖財寶損人利己,石友三火燒少林寺是損人不利已的純粹惡行!各界一致譴責,特別是景仰少林的武林人士,通緝罪魁禍首石友三;尤其是少林寺僧兵,對其恨之入骨。這個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誅之的人,難怪他的貼身侍衛和專用廚師,也要冒險毒殺他了。

1936年,蔣介石到少林寺參觀,隨行向他介紹了少林寺被燒的事情,蔣介石說:「石友三也夠壞了!」他在當天(11月12日)的日記中罵到:「到少林寺視察。其昔日規模之大,實所罕見。惜今已為十七年時馮軍炮毀不堪,何必欲摧殘文化如此其甚也。

石友三投靠張學良也只是暫時的投機之舉,1931年春,他懷疑張學良會聽從蔣介石的命令扣押他,於是發動了倒張戰役。在蔣、張的聯合進攻追擊下,僅半個月時間,他的六七萬軍隊就土崩瓦解。他逃到濟南,在韓復榘那裡躲藏了一陣,又不甘寂寞,跑到天津日本租界,跟日本在華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聯繫上,組織地痞流氓,搗亂北平街市,為日本侵華鳴鑼開道。

他的一番折騰還起了作用。當時主政華北的宋哲元,認為石友三為日本人所用,不如安撫他,於是給了他一個冀北保安司令的頭銜。七七事變後,石友三的部隊改編為181師,後來又擴編為69軍,再升為冀察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察哈爾省主席。

身處華北的石友三,以他的性格,必然與八路軍也會去聯繫。一開始,石友三也唱着抗日的高調。宋任窮回憶錄中記載:「在此期間,石(友三)一再表示進步,……信誓旦旦『要共同抗日,決不搞摩擦。』」

但不久之後,「倒戈」本性原形畢露。聶榮臻回憶到:「當初,石友三、 朱懷冰被日軍截留於敵後的時候,他們託庇於八路軍,才得以相安無事,有了立足之地。如今,他們自以為羽毛豐滿了,可以同八路軍較量一番了,就氣勢洶洶地朝敵後根據地殺過來。一邊四處襲擊八路軍部隊,殺害抗日政府人員及其家屬。這些傢伙為了各爭地盤,爭相委任縣長、區長,甚至一個縣內同時有五個縣長。一個好端端的根據地,被他們攪得烏煙瘴氣。」

1939年春,八路軍總部決定對搞摩擦的石友三部給予堅決打擊,經過三次打擊石友三戰役,將他打得落荒而逃。走投無路的石友三,於是準備投降日本鬼子。

3、活埋石友三

石友三是西北軍一系,西北軍戰鬥力強,但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頻繁「倒戈」。不但石友三如此,連「老大」馮玉祥也是如此;其它的,如韓得榘、吳化文、鹿鍾麟等等,莫不是朝秦暮楚之輩。很多人罵他們人品如何不堪,其實,這只是表象,實質在於西北軍一直缺乏思想和理論,沒有信仰和方向。甚至馮玉祥以基督教為軍隊的信仰,被稱作「基督將軍」。這不過是他病急亂投醫的做法,近乎笑話。

1940年,石友三準備再次投降日本人,他的部下兼結拜兄弟高樹勛,不甘跟着當漢奸,又與他積怨已深,決心除掉這個禍害。高樹勛請石友三信得過的原西北軍將領孫良誠出面,請石友三到高樹勛的部隊面談,「以消除兩人的隔閡」。石友三見是老長官出面邀請,便表示同意。

1940年12月1日早晨,石友三、孫良誠等人帶着一連騎兵前往高樹勛的軍部所在地柳下屯。早上8點到達後,高樹勛率旅長以上人員把石友三、孫良誠迎入。一開始,高樹勛還和石友三、孫良誠等人談笑風生。不一會,一個勤務兵進來向高樹勛報告:「太太有事請!」高樹勛當即起身,嘴裏連稱告罪,一邊對勤務兵說趕緊通知廚房開飯,一邊走了出去。高樹勛一出門,立即按計划行動,一面命人解決石的警衛連,一面派八個人用槍制住石友三的兩個侍衛,另有四個持手槍的士兵,衝進宴會廳下了石友三的槍,兩個大漢把他石友三拖進一間小屋。石友三對此突發情況毫無心理準備,嚇得面如土色,直打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孫良誠見狀拍案大叫:「你們這是幹什麼?叫高建侯高樹勛來!」高樹勛進去後,孫良誠仍在大吵大鬧,這時高樹勛拿出第一戰區司令衛立煌下令扣捕石友三的電報,孫良誠才啞口無言。在扣押石友三後,高樹勛又去電請示如何處置。衛立煌複電「就地正法」。

石友三當晚就被綁到黃河邊,那裡有一個早已挖好的土坑。石友三一見土炕,知道高樹勛想把自己活埋,於是破口大罵。高樹勛哈哈一笑:「不是我殺是天殺,不是天殺是地殺,不是地殺是蔣殺,一報還一報,罪有應得。你助紂為虐,出賣我中華民族,活埋了多少好人,讓你燒了少林寺,今天活埋了你,讓你也嘗嘗活埋的滋味吧!」一聲令下,高樹勛的士兵把石友三扔進土坑中,拿起鐵鍬就把泥土砸在石友三身上。一開始石友三還罵聲不絕,之後變成哀求不已,最後在慘叫聲越來越弱,直到沒了聲響。

二、少林武術挖掘整理小組

新中國成立後,河南省政府、鄭州市政府及登封縣(後改市)政府都非常重視少林寺武功的挖掘整理工作,成立專業機構,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由於一些因素,河南省政府和鄭州市政府的專業機構中途停辦了,但是,曾參加專業工作的人員仍在業餘時間繼續做着挖掘整理工作。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登封市體委少林寺武功挖掘整理小組一直進行這項工作。

組長是劉振海,劉振海是河南省登封市金寨人,1933年出生,

劉振海:少林寺武僧釋德根弟子,少林寺武功挖掘整理小組組長

劉振海青少年時期追隨少林寺武僧教練釋德根大師學習少林武術。

劉振海擔任組長期間,走遍大江南北,尋訪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少林寺武僧及其弟子,收集、拍照有關少林寺拳譜套路文字資料和練武套路圖片,到了1998年,劉振海收集、整理的文字資料及圖片達到一萬多份,裝滿了六個大木箱。

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為挖掘整理少林寺武術的還有登封市劉寶山梁以全、催西岐、刁山多以及開封市的石喜文等眾多武功傳人及拳師後人。

三、少林寺武功秘籍挖掘整理工程啟動

少林寺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寺內僧人很少,練武的不多,當地的群眾住進了少林寺,寺內到處是荒草,菜園子。

在此期間,中日友好活動開始,日本國少林寺拳法聯盟會會長宗道臣向中國政府提出:訪問少林寺朝拜禪宗祖延。

日本國少林寺拳法聯盟會第一次到少林寺朝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會長宗道臣向少林寺捐贈了巨額資金為改變少林寺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後來,電影「少林寺」的拍攝並在全國放映,後到海外放映,從此少林寺引起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嚮往。

少林寺由地方文物單位一步登上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少林寺很快結束了幾百年來沒有方丈的歷史,釋行正老和尚出任為少林寺方丈。

安徽省穎上縣的一個16歲的年輕人叫劉應成和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一樣到少林寺出家當和尚。

少林寺方丈釋行正收劉應成為徒,取名法號釋永信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釋行正方丈在任一年左右就圓寂了,釋永信按寺規接法為少林寺29代接法傳人,開始任少林寺住持。

1996年,張瀏青訪問少林寺,河南省政協秘書長劉春偉陪同,

登封市民宗委主任杜欣鑫和少林寺主持釋永信接待。

1997年3月16日,中國嵩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向北京打來電話, 邀請張瀏青到少林寺, 出面主持整理少林寺傳統武功秘笈工作。

張瀏青立即通知張樹文、王秀曼、張淑潔到北京西站集齊一同去少林寺。

張瀏青一行四人乘火車到達鄭州,席保安站長將他的轎車派來, 接住張瀏青等就直奔少林寺。

少林寺方丈室,永信介紹了一些有關少林寺的歷史,武功情況後, 說:「少林寺呢, 想把傳統武術套路整理整理, 請您呢, 來出面辦這項功德事, 另外呢少林寺安排延孜 、 延璋, 還有果松配合,請您挂帥.」

張瀏青說:「我到鄭州就把攝組和編輯部成立起來,鄭州的辦公地點設在省政府招待所,少林寺的辦公地點設在武術館賓館, 北京的辦公地點設在人民日報社九號樓.這項工程,現在可以宣布,開始啟動了.」

永信很滿意, 這時少林寺武僧總教頭釋延王, 還有釋延璋、 釋

延藏、釋延魯釋果松、釋延慧等前來面見張瀏青並報到。

少林寺用豐盛的齋菜款待了張瀏青一行。

釋永信住持少林寺後,少林寺和社會同步發展,寺內外習武之風迅速發展, 全國各地的老拳師、 武功傳人及歷代流落民間的拳師後人,都十分關注少林寺武功的挖掘整理。

釋永信在1997年初,就把整理少林寺武功項目提到主要日程上來。要啟動少林寺拳譜重生工程。

四、電視教學片《少林寺十大名拳》

1、籌拍工作

挖掘整理少林寺武功傳統秘笈工作,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第一階段,從拍攝教學片開始,片名定為「少林寺十大名拳」

張瀏青在鄭州成立了攝製組,拍攝工作由河南電視台國際部負責, 後期製作及錄像帶工作由河南電影製片廠辦理。導演由張文甲擔任,編寫套路由劉振海、釋延王,張樹文負責。

按分工,王秀曼,王紹卿任製片主任,苗紅旭、張璐任場記,張靜任美工.還有張淑潔、邢保民等安排在攝像部門任助理。

全國各地拳師雲集少林寺,上至90高齡老人下至9歲兒童,一個個按傳統套路在少林寺山門外,演武廳內進行演練。

所有拳師由釋永信方丈推薦,再經張瀏青,張文甲挑選。最後定下九名拳師來拍攝十大名拳。拳師名單由釋永信簽字確定。

九名拳師有:劉寶山、梁以全、刁山多、釋果松、釋延孜、劉振海, 劉存良, 王同仁, 崔西岐。

2、張東凡投資160萬

張瀏青拜訪中國卓立鄭州公司總經理張東凡, 張東凡說:「國家反貪總局羅輯局長非常重視,鼓勵我支持你。你拍電視不用錢』』?

張瀏青說:「拍電視得用錢」。

張東凡說:「得多少錢?」。

張瀏青說:「起碼得100萬」。

張東凡說:「這錢我出,你起草協議,我簽字」。

張瀏青和張東凡3分鐘談定,16小時內第一筆人民幣50萬元到位。

3、拍攝

《少林寺十大名拳》電視教學片拍攝時,在少林寺內外選了十個景點作為背景, 有關武校選派學生陪練, 少林寺住持釋永信親自坐鎮協助,各拳師也就儘力演示,還從各方面大力支持。在拍攝時,省政府招待所孟革贊助五萬元並派人派車支持,省外辦計財處劉德華處長親自到少林寺武術館贊助食宿費用。

由於各方面大力支持,拍攝完成,封鏡。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封鏡儀式在少林寺武術館舉行, 省政協秘書長劉春偉、 永信住持和張瀏青一起參加。

張瀏青和河南省政協秘書長劉春偉,少林寺主持釋永信參加

《少林寺十大名拳封鏡儀式》

教學片後期編輯、配音樂、配音、打字幕等工作在河南電視台編輯室進行。

審片時還請來了北京八一電影廠導演、國務院新聞辦的領導以及省直有關領導參加。

4、釣魚台國賓館18號樓

《少林寺十大名拳》全部製作完成後,決定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一次活動,以擴大影響促進發行工作。

在釣魚台國賓館十八號樓, 參加活動有的:

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

國家民委副主任:李晉有

首都中央駐京記者誼會主席:龐際昌

人民日報社:劉寧波

中國曆博:張金衛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中央警衛局魏瑞嶺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右二),國家民委副主任李晉有(左二)

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右一為張瀏青,(1997)

還有張東凡、張文甲、王紹卿、張樹文、王明旭、王偉、劉文平、 康存志、張志強、王秀曼、張淑潔、孟革、王惠等到參加了國賓館的活動。

會議由王秀曼主持。

張瀏青與各方簽署有關協議。

張瀏青在18號樓宴請到會領導和嘉賓。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參加張瀏青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辦的活動留影

五、國務院新聞辦立項

上海市委常委趙啟正調到北京,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1998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國際圖書發行工作座談會,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中國外文局的領導彙報了一個可喜現象,凡是含有少林寺武術畫報、圖書、雜誌都非常受歡迎,在貿易項目中也是一個亮點。

這表明,當前的國際文化市場已出現了少林寺文化熱潮。

趙啟正主任指示:「少林寺在軍閥混戰時期,所有的少林寺武術拳譜毀於戰火,我們要出面去做好少林寺武功秘笈的挖掘、整理、出版工作。要使少林寺藏經閣有少林寺武功秘笈。通過這項工作,推動我們的圖書在國際方面的貿易活動。」

趙啟正主任最後講:「這件事就交給朝華出版社具體辦理,請你們向國家民委的張院長約稿,我給你們撥經費。」

六、確定編輯整理少林寺拳法模式

1998年7月18日,朝華出版社正式向張瀏青約稿。

朝華出版社在北京市海定區車公庄西路35號。

朝華出版社社長姜成安、副社長張熙鑄以及杜娟編輯等十多人,和張瀏青洽談編寫、出版少林寺拳譜事宜。

姜社長說:「要出版一個文字性的圖書,基本上是作家一個創作、編寫,歷來的拳譜大都是一個武師演練,另有一個畫家勾勒圖形,這次的挖掘整理少林寺拳譜工作,則需要真正的少林寺武僧或者是少林寺武術傳承人演練,要配以準確的套路講解。要遵照趙主任的指示精神將這次編寫、出版的少林寺拳譜存入少林寺藏經閣,要使聞名中外的少林寺在藏經閣內有少林寺拳譜秘笈。」

張瀏青說:「就按照拍攝電視劇的方式進行,按要求選定每一個套路的拳師演練,現場有導演、武術指導、拍攝技師,還要有場記、劇務等。至於編劇拳師或指導人兼任、校對工作,還要請專業人士參考有關資料辦理。」

張瀏青談了基本編寫方式後,張熙鑄副社長、杜娟編輯及參會人員先後發表意見。

緊接着,確定了演練拳師及編輯成員名單。

武術指導及示範武功拳師簡介:

1、釋永智:俗名刁山多,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三十三代武術嫡傳人,

少林寺武僧總教頭。

2、劉振海:少林寺著名武僧釋德根入室弟子,登封市少林寺武術挖掘整理領導小組組長。

3、釋延魯:少林寺武僧教頭,少林寺常住院出家人(任少林寺武僧團培訓基地教育集團教頭)

4、釋果松:少林寺武僧,少林寺常住院出家人。(在美國少林武校任教官)

5、釋延惠:少林寺武僧,少林寺常住院出家人。(任北京房山少林武校校長)

6、釋永坎:俗名陸海龍,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代武術傳人釋行書之正宗入室弟子(任少林寺水庫武校校長)

7、釋永修: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代武術傳人釋行書之正宗入室弟子(任少林寺羅漢院副院長)

編委簡介:

張瀏青:電視教學片<少林寺十大名拳>總製片人,總監製。

曾任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駐深圳辦事處主任,中國書畫藝術

暨裝裱藝術研討會組委會主任(人民日報1992.5號文)。

中國民族書畫藝術大展暨表彰獎勵大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大展總負責人(國家民委 1994.472號文件)。

中國民族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

中華民族書畫藝術萬里行代表團團長。

編輯出版有《一代名將許世友》、《佛門泰斗釋本煥》、

劉振海:少林寺武僧釋德根入室弟子,曾任登封市挖掘整理少林武術領導小組組長,出版少林武術書籍多部。

王夢賢:武警一學院政委,精通中國傳統武術

張文甲:國家一級編劇,曾任湖北省電影製片廠廠長,著名導演。

張樹文:中國民族書畫院副院長,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軍事部編輯。

有關編寫工作基本確定後,朝華出版社與張瀏青正式簽訂了出版少林寺拳譜協議。

協議簽訂後,姜成安社長說:「您是朝華出版社的約稿作家,今天就預付給您三十萬元稿費,請您按今天講的原則組織編寫工作。」

張瀏青在朝華出版社財務室領到了三十萬元現金支票。

張瀏青根據出版社領導的建議,給每一個參加編寫、拍攝、演練工作的人員簽訂了協議。確定了各項責任及應得報酬。

由出發地到北京的車旅費,按所乘火車軟卧、硬卧、硬座或飛機等交通工具票據,實報實銷。

到北京後公共交通、旅遊、參觀票據實報實銷。

在北京住宿、餐飲統一安排,費用統一由張瀏青安排財務支付。

為每一個拳師購買一套武僧服裝及一套練功服裝。

文字稿費:每冊3300元。

套路示範費:每冊200元。

校對費:每冊1600元。

參加編寫、演練人員,按出版社工資標準發工資。

肖像權、演示套路圖片、署名權等按張瀏青與每一個人簽訂協議確定。

七、攝製少林寺小羅漢拳

張瀏青按拍攝電視劇的方式組建了編寫班子。

1、導演:張文甲

2、武術指導:劉振海、釋永智。由張文甲、張振海、釋永智負責套路整理,各招式分解,確定拍照分組鏡頭。

3、張樹文、王夢賢任場記,負責套路解析文字處理。

4、拍攝:張呈祥、張淑潔

5、少林寺小羅漢拳演練拳師:陸海龍

6、編務組:王秀曼、王明旭

7、校對小組:陸建、張東華、王琦、王松交。校對小組從國家圖書館、體育大學圖書館、新華社檔案館租借到一百三十多本相關圖書,在校對時參照,力求套路圖片規範,解析套路文字準確、標準。

8、張瀏青任總策劃、總編輯。

少林寺武功秘笈編寫小組在北京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九號樓和人民日報社招待所展開工作。

校對小組設在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七號院。(這是中紀委的一個辦公大院,院內有一個招待所,有機關餐廳。)

編寫工作方案確定後,張文甲從湖北武漢市來到北京,劉振海、釋永智、釋果松、陸海龍、釋永修、謝樂君等從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先後到達北京。在北京的工作人員按時到達工作崗位。

1998年7月21日,少林寺羅漢拳的編寫工作,在人民日報社招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待所會議室正式開始。

上午九點,張文甲在會議室來回走動着,用腳丈量着場地,劉振海說:「這間會議室足夠用了,少林拳打卧牛之地,這場地可以做套路示範。」

會議室的茶几可供張樹文、王夢賢做場記的寫字檯,他們兩個已做好了準備。

張呈祥和張淑潔已將照相機的鏡頭蓋打開,做好了拍照準備。

此時,只聽過道里傳來了「咚」「咚」的響聲,張文甲說:「他們來了,光聽着走路的聲音就知道是練過功夫的人,抬腿落腳就像鐵鎚砸地。」

釋果松、釋永智、陸海龍、釋永修、謝樂君身穿練功服進了會議室,大家鼓掌表示歡迎。

釋永智說:「都到齊了,那就開始罷。

少林寺小羅漢拳,共三十八式,陸海龍首先示範了一整套動作,只見陸海龍靜如處女觀月,動如猛虎跳躍,轉身如蛟龍探海,出手如閃電擊空,在場的工作人員一個個睜大了眼睛,激動得喘不過氣來。

陸海龍示範到最後一式,只見他兩拳變掌左右上撩至胸前合十至禮收式。

全會議室的人回過神來,響起熱烈的掌聲

拍照工作正式開始,張文甲扶着陸海龍站在會議室中間位置,張文甲說:「少林寺羅漢拳示範動作第一式,預備式,開始。」

陸海龍身穿着練功服,腳穿練功鞋,腰系一條寬大的黑腰帶。只見他立即進入了練功狀態。

兩腳並步而立,兩手自然下垂,頭正身直,兩眼平視前方。緊接着,兩手分別從左右上提至胸前合十,深呼吸,靜心順氣。

劉振海說:「手、眼、身、法、步很到位,拍照。」

張呈祥、張淑潔分別從陸海龍正面和背面按下了照相機的快門,「咔」「咔」拍下了圖片。

這時,陸海龍右腳向左誇半步,十趾扣地,雙腳與雙肩同寬。兩手順勢下落,抱手於腰間,拳心向上,挺胸收腹,聚四梢集丹田氣,舌頂上顎。

劉振海說:「到位。」釋永智喊「好」。張文甲說:「拍照。」

張呈祥和張淑潔在陸海龍的正面和背面拍了照。

這時,王夢賢站起來說:「歇一下吧,我坐這看着都感覺累了,這嗓子眼都冒火了。喝口水!喝口水!」

張文甲說:「好吧!好吧!」

王秀曼和王明旭早已將茶水泡好,分別遞給了大家。

王夢賢向張文甲說:「您是湖北省電影製片廠廠長,又是國家級編劇、導演,您還沒有導演過出書吧。」

張文甲說:「這件事意義重大,千年古剎少林寺,遭石友三火燒,少林寺藏經閣沒有了拳譜,本來嘛,少林寺以武名揚海內外,正因為要使少林寺藏經閣有拳譜,國務院新聞辦要做這項工程,這可是海內外文花界、武術界盼望已久的大事,本人實在有幸,能參加這項重大的項目。」

張樹文向劉振海說:「我們這樣編寫拳譜能入少林寺藏經閣嗎?」

劉振海一拍胸脯:「一定能,這位釋永智拳師是正宗少林寺武功傳人釋行書大師的接班傳人,這個陸海龍是釋行書大師的入室弟子,我們挖掘整理的少林功夫,一定要存入少林寺藏經閣。」

張文甲說:「你劉振海也是少林寺武僧教練釋德根的弟子,幾十年來一直做着挖掘整理少林武功工作,也是個權威人士。」

劉振海說:「這件事還是說張院長把我挖掘了,沒有張院長,這件事還辦不成。」

張瀏青說:「真正要做這項工程的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趙啟正主任,沒有趙主任的批示,沒有國務院新聞辦的支持,這件事還真難做。」

王秀曼說:「今天拍了一個示範動作,已經總結了一陣子了,繼續拍罷。」

王明旭說:「王主任的製片主任架勢又拿出來了,那就開拍第二式。」

有了少林寺小羅漢拳套路示範第一式的拍照模式,又用了六天時間,將小羅漢拳的三十八個招式拍照完成。

這期間,根據將照片洗印出來以後,又經驗看,只補拍了一個招式。

校對工作,由全體拍照人員及編輯人員共十五人,參考一百三十多本相關圖書,用了三天時間,分五組進行校對。張瀏青進行第六次校對後定稿。

序言由婦女生活雜誌社的高級編輯姬英,根據少林寺主持釋永信思路寫成草稿,在少林寺經釋永信簽名後,姬英編輯將釋永信簽名的序言送到北京,交給張瀏青。

張文甲用聞笳做筆名寫了前言。

張瀏青挑選一幅釋永信的半身照片放在了主頁,封面用釋永智的示範圖片,後面插頁選了釋永信的有關社會活動圖片。內頁的圖片粘貼後,下邊配文字解析。形成一冊圖書的編輯稿件。

八、出版定名為《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

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得知少林寺小羅漢拳書稿已交到了朝華出版社,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出版社的情況彙報。

姜成安社長和杜娟責任編輯帶着書稿到了趙啟正主任辦公室,趙主任仔細地翻看了全部書稿,又聽取了姜成安社長介紹編寫書稿團隊組成情況。

趙啟正主任語重心長地說:「少林寺藏經閣的秘笈是中國武術文化的大事,華僑領袖唐裕先生談起此事是心痛,是惋惜,是希望我們讓少林寺藏經閣有秘笈。可他們日本駐華大使館的文化參考,談起此事那個態度是幸災樂禍。」

姜社長說:「您讓我們去少林寺辦這個事,我們去了兩次,都是無功而返,這次,您叫我們請張院長出面組織編寫,還真辦成了。」

趙主任說:「你們要多去看望張院長他們,請他們吃個飯,慰問慰問,鼓鼓勁,他們能辦到這一步是很辛苦的。」

第二,這第一個套路立即製版,儘快印刷,儘早向海內外發行,

姜社長說:「領導的指示,堅決照辦。」

最後確定:少林寺小羅漢拳的挖掘整理成書,是最有傳承性,最具權威性,可以存入少林寺藏經閣。

對外呈現:就以《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名義。

只有用這個名義,可以向海內外宣告,少林寺遭戰火焚燒,70年後,少林寺藏經閣存有秘笈了。

姜社長給趙主任彙報工作後的第二天,就趕到了人民日報社招待所,宴請編寫組,以示慰問。

在北京人民日報社:劉振海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張文甲 姜成安社長 張瀏青 張熙鑄

朝華出版社姜成安社長、張熙鑄副社長到編寫組慰問

在人民日報社招待所,編寫組正在進行少林寺大羅漢拳的示範拍照工作。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名拳篇15本,於1998年10月全部出版。在全國各地公開發行, 朝華出版社很快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圖書交易會展出。

名拳篇十五本名稱:

《少林寺小羅漢拳》

《少林寺大羅漢拳》

《少林寺朝陽拳》

《少林寺通臂拳》

《少林寺猴拳》

《少林寺小洪拳》

《少林寺大洪拳》

《少林寺三路炮拳》

《少林寺螳螂拳》

《少林寺地趟梅花拳》

《少林寺長護心意門拳》

《少林寺太祖長拳》

《少林寺連環拳》

《少林寺五行拳》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少林寺七星螳螂拳》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名拳篇共十五本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名拳篇共15個少林寺武功套路。出版15本圖書,存入了少林寺藏經閣。

九、社會各界祝賀《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出版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的出版發行,引起了海內外有關人士的關注,凡是支持過、關心過張瀏青的領導和朋友,紛紛致函、致電錶示祝賀!

中紀委駐人民日報社紀檢組張均法組長同樣邀請張瀏青到家做客,當面祝賀張瀏青說這件事乾的好。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中紀委中央委員,中紀委駐人民日報社紀檢組書記張均法

祝賀張瀏青辦了一件大事

人民日報海外版秋岡家榮先生專程到北京向張瀏青祝賀《秘笈》出版成功。並說日本現在的少林寺拳法聯盟會員有在冊會員一百多萬人,大家也會為少林寺祖庭藏經閣有秘笈而慶賀的,在北京時,張瀏青寫的字贈給了秋岡先生,秋岡先生回到東京,日本東京都圓融寺方丈從秋岡先生家裡取走,立即裝裱懸掛在圓融寺正堂大廳,另有稱名寺的方丈和一個醫院的院長也從秋岡先生手中取走了張瀏青的書法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作品,分別掛在了這兩個場所的顯著位置。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秋岡家榮先生在北京祝賀張瀏青出版《秘笈》 留影

張瀏青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的辦公室為秋岡家榮先生書寫書法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東方歌舞團長王昆團長親自找到張瀏青表示祝賀,還要張瀏青安排武術表演。

在北京平安大道中紀委大院,東方歌舞團王昆團長看望張瀏青留影

有釋永智 陸海龍 王琦 陸建等在場

河南省政協主席林英海秘書長劉春偉邀請回鄭州相聚以示祝賀。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河南省政協主席林英海 秘書長劉春偉祝賀張瀏青出版《秘笈》

少林寺的釋永信多次到鄭州拜訪劉春偉秘書長,還請劉春偉秘書長向趙啟正主任和張瀏青院長轉達他的謝意。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的出版發行,海內外各界對少林寺武功有了定位和認可。

釋永智拳師說:「原來參加武術比賽或者武功交流活動不管是在國內或者是國外,你就是武功套路練的再好,在有些人骨子裡就以為是假招式,少林寺藏經閣都燒毀了,那你的所謂少林寺功夫沒有根了,有時與對手對打,對方就不把你當回事,你就是把對方打趴下了,他內心裏還是不服氣,有的商業活動,你上台去,無論打什麼拳,累死人了、拼了命了,台下好像是在看熱鬧,就認為不是真功夫。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現在不同了,不論是中國的、外國的,從國家領導人到社會名流,到了少林寺,就提觀看少林寺武功展示。」

釋永智為江澤民 曹剛川等演練少林武功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釋永智在少林寺陪同賈慶林參觀

少林寺藏經閣的武功秘笈 - 天天要聞

在少林寺門外 基辛格 釋永信 釋永智留影

「現在不論到那裡參加武術活動,只要主持人一介紹我們是出版過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的拳師,台下立即掌聲雷動。不用親自演練,只要徒弟們露幾手就夠了。

這些說明,少林寺藏經閣有傳世秘笈了,中國少林寺武功有根了,有正宗的傳承了。」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在少林寺藏經閣收存是鎮寺之寶。也是威震武術界的神器。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