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2022年07月04日21:42:25 佛學 1466

白馬寺,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漢明帝夢見一高大金人,遂派人前往印度拜佛取經,使者在今中亞地區遇到兩位印度高僧,於是一同返回洛陽。因為他們用白馬馱着佛經、佛像,漢明帝便將為他們修建的駐錫之所稱之為白馬寺,「寺」則來源於兩位高僧之前暫居的鴻臚寺(主管外交、民族事務的部門),從此我國的佛教場所都稱為寺。今天,我們一起欣賞與白馬寺有關的四首詩詞。

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 天天要聞

正門

一、《宿白馬寺》 唐·張繼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 天天要聞

鼓樓

當年白馬馱着經書來到洛陽的故事,早已歸於空虛。而今只有殘牆斷碑,是當年留下的遺迹。躺在茅屋裡,外邊蕭蕭秋風吹起,一整晚的雨滴聲,困住了我愈加濃烈的思鄉之情。

張繼是晚唐人,一首《楓橋夜泊》千古流傳。洛陽是唐朝東都,白馬寺作為名剎,按說不應該荒涼,但晚唐時期,政治黑暗,天災人禍不斷,之前的安史之亂中,朝廷軍和叛軍曾在此大戰,即使是繁華無比的東都,也只能歸於衰落了。等到張繼借宿的時候,白馬寺已是殘破不堪了,或許正是蕭瑟的環境,加重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二、《白馬寺晚泊》 宋·秦觀

蒙蒙晚雨暗回塘,遠樹依微不辨行。

人物漸稀疏磬斷,綠薄叢底宿鴛鴦。

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 天天要聞

鐘樓

晚上,下着濛濛細雨,黑暗中我回到池塘邊。遠處的樹木朦朦朧朧,不能細緻辨認有多少行。人影和事物逐漸稀少,被稀疏的大石頭隔斷,綠草叢下面,有一對鴛鴦在夜宿。

作者貌似是為了趕路,直到天黑才停了下來,只能留宿白馬寺。因為天上下着小雨,又是天黑,這種情況下,也沒辦法參觀寺廟,在門口的池塘邊轉轉得了。結果,發現一對鴛鴦,在池塘邊的水草叢底部休息。不知道是它們自己飛過來的,還是和尚們餵養的。

三、《夢遊洛中》 宋·蔡襄

白馬寺前冠蓋盛,送行賓友盡英豪。

耿丞血染邊場草,留得聲名日月高。

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 天天要聞

牌坊

白馬寺門前,達官顯貴雲集,前來送行的親友,都是英雄豪傑。耿丞鮮血染紅了邊疆的草木,留下美好的名聲,與日月同高。

作者當時在福州建制貢茶,神遊洛陽,故此寫下《夢遊洛中》十首,這是其中之一。這裡的耿丞,應該是東漢名門耿氏家族中的一個,或許是美陽侯耿秉或十三將士歸玉門的耿恭。達官顯貴為耿將軍在白馬寺前送行,而耿將軍也不負眾望,血染沙場,保家衛國,留下赫赫威名。

四、《白馬寺》 現代·老舍

中州原善土,白馬馱經來。

野鶴聞初磐,明霞照古台。

疏鍾群冢寂,一夢萬蓮開。

劫亂今猶昔,焚香悟佛哀。 

大法西來白馬寺,佛光東漸遍中華 - 天天要聞

齊雲塔

這裡原本是充滿和諧的中州樂土,白馬馱着經書遠道而來。我初次聽到野鶴鳴叫於大石上,鮮明的彩霞映照着古台。寂靜的僧人墳冢群里,傳來幾下敲鐘的聲音。在夢裡,有萬朵蓮花盛開。如今的劫亂和以前相似,焚香禮拜時,方能領悟佛陀的悲哀。

本詩作於1939年,即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中國,尤其是中原大地,沉淪在日寇的鐵騎蹂躪之下,民不聊生。佛像或許見識過很多天災人禍,但卻無能為力,所以說悲哀。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