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2022年07月01日20:03:31 佛學 1127

中國有着非常深厚的佛學文化,相信大家平時多多少少都去過寺廟、見過和尚,要知道,現如今做和尚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要求五官端正、四肢健全、無不良嗜好,甚至對學歷還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古代出家當和尚就簡單很多了,只要一心向佛,就算不識字也能出家求佛,這也使得古代的和尚中有很多民間的奇人;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一位慧明和尚,他有一身能妙手回春的醫術,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他也因此富甲一方,但是後來卻因為給一個女子診脈而變成了窮光蛋,這是怎麼回事呢?

慧明和尚醫術過人卻為人吝嗇,惹來破財之禍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一路發展壯大起來,到了明朝時,已經有了一大批忠實的佛教信徒,各地的寺廟、和尚也是比比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慧明和尚就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人物。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慧明和尚是蘇州一座寺廟裡的住持和尚,平日里主要負責掌管寺廟裡的大小事務,各種雜事是不用親力親為的,所以他每天的空閑時間都不少,而他這個人天生對醫術很感興趣,也有一定的天賦,不用主持法事的時候,他就待在禪房裡研究各種醫術和草藥,久而久之還真的學成了一身醫術,一開始都是給身邊的一些人試着看病,沒想到效果非常好,簡直是藥到病除,這名聲就越傳越響亮了;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城中的人們都知道這所寺廟中有一位妙手回春的慧明和尚,有個什麼病痛都來找他瞧瞧,而慧明和尚也從來不讓人失望,凡是來找他看病的人基本都能被他找出病灶、藥到病除,就連城外都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找他問診。慧明和尚問診拿葯都是收錢的,來找他看病的人多了,賺的錢自然也多了,再加上寺廟裡平時的香客就很多,而且前來看病的人一般也都會供奉些香火,這慧明和尚的家底就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厚實,甚至到了富甲一方的地步。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都說出家人慈悲為懷,可是這慧明和尚的為人卻不怎麼慈悲,相反地,他還有些奸詐,仗着自己有高明的醫術和絡繹不絕的病人、香客,他漸漸得意忘形了起來,常常隨意抬高問診的價格,病人如果不願意掏錢他就拒絕看病,雖然不少病人都心懷不滿,奈何他的醫術確實高明,大家又都想早點把病醫好,便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除了對病人毫不心慈手軟,慧明和尚對寺廟裡的人也是十分吝嗇,一些工具設施壞了,僧人報給他讓他出錢更換,他就當作耳旁風,就是不肯出這個錢,而且還經常剋扣僧人們的月錢,搞得大家苦不堪言,暗地裡對他都是抱怨連天,但是也不能拿他怎麼樣,畢竟出家人都是有底線的,又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不能撕破臉。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不過,有人就動了心思,因為他靠着看病掙了不少錢,周圍的人都看在眼裡,一些地痞無賴那是相當眼饞,總想從他這裡敲一筆,再加上慧明和尚平時做人不地道,不少人都對他心懷怨恨,這些地痞無賴就抓住這個機會,準備狠狠地訛他一筆,慧明和尚就是因此而遭遇了破財之禍,一夜之間成了個窮光蛋。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賊人使出美人計,慧明和尚把持不住落入陷阱

面對慧明和尚手中的巨額家產,這些潑皮無賴是心癢難耐,左思右想之下,是終於想出了一個計策來訛詐慧明和尚,那就是美人計,那麼,具體發生了什麼呢?原來,這些潑皮無賴特意去青樓請來一位姿色過人、魅惑無比的風塵女子,又找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子,讓他們扮作父女,划了一艘裝滿好酒好肉的船去找慧明和尚看病!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到了寺廟以後,這位假扮的父親告訴慧明說自己的女兒一直患有心病,這麼多年怎麼治也治不好,聽聞慧明大師的醫術出神入化,各種疑難雜症都能藥到病除,特意帶着女兒前來問診。慧明和尚信以為真,就開始替這位女子號脈、看診,但是折騰了半天,也沒發現這女子有什麼生病的跡象,不禁十分費解,而這個女子也沒閑着,趁着慧明和尚給她號脈,一直撒嬌說自己的心口很疼,還要往慧明和尚身上靠,這慧明和尚面對這樣美艷而主動的女子,不由得也想入非非了起來,但是並不敢做什麼,只是說沒診出有什麼毛病,於是,父女倆就提出想在寺廟住一晚,讓慧明和尚給好好看看,慧明和尚就答應了下來。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老頭見慧明和尚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不禁大喜過望,趕緊從船上把酒肉拿下來請慧明和尚享用,嘴裏還說著各種好話,這位女子也在一旁附和,慧明和尚一時之間得意忘形起來,居然真的和二人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吃飽了飯,慧明和尚安排老頭住下,而這女子卻留在了他的房中,此時慧明和尚已經喝了不少酒,正是神志不清的時候,而這位女子也是故意撩撥個不停,搞得慧明和尚根本把持不住自己,二人便共度春宵去了。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還沒從被窩裡爬出來,那個老頭便一把推開了房門,把床上的兩個人逮了個正着,頓時火冒三丈,破口大罵起來,稱慧明和尚玷污了女兒的清白,慧明和尚也是慌得六神無主,連忙求他原諒。這時,外面來了幾個打扮不俗的公子,見到眾人吵鬧便上前詢問是怎麼回事,聽了來龍去脈以後也是義憤填膺,當下就要把慧明綁到衙門去,嚇得慧明是拚命地求饒,見狀,這些公子就給慧明出了個「主意」,讓他趕緊給父女倆賠一大筆錢,免去自己的牢獄之災,慧明和尚聽了連聲答應,就這樣,一眾人裡應外合,騙走了慧明和尚的家底,慧明也一夜之間變成了窮光蛋。

明朝和尚慧明:醫術高明富甲一方,為一女子診脈後,卻成了窮光蛋 - 天天要聞

結語:

慧明和尚落得如此下場,不得不說是自己行為不端的結果,如果他平日里不那麼吝嗇囂張,也不會引來別人的打擊報復,如果他能守住身為出家人該有的清規戒律,也不可能落下這樣的把柄。聽了這個故事,你又有什麼感想呢?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