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簡單的能或者不能,而是根據個人的信仰理念來定。
首先,到道觀寺院去朝拜,要帶供品,這是對神仙的禮儀,如同我們求人辦事,帶些禮品的道理。
其次,如果對於道教或佛教信仰者,可以考慮不帶回供品。因為,帶供品給神仙菩薩,是對他們的供養,是一種布施行為,是在練習的布施供養心,消除自己的吝嗇貪着之心。試問,我們把供品帶回來,真正的心裏動機是什麼?是不是我們內心根本捨不得這些東西給別人,還是自己單純地認為供過神仙菩薩的果品小孩子吃了更好。在上供時佛教徒經常念誦「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下及六道品····」所以呢,對於正式的佛教徒道教徒,是可以考慮不帶回去,供品供了祖師,就放在道觀(寺院)裏面,讓住觀道眾僧眾享用,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因為暫時不能克服內心的貪着,可以放一部分在宮觀(寺院),一部分帶回去,慢慢練習自己的布施供養之心,畢竟很多宗教都在講施者比受者有福,布施、幫助別人功德大。
第三,對於一般的民眾,無特定信仰,堅信「供品帶回家給小孩子(或者大人)吃了好」,這也沒有什麼錯,畢竟神靈所享用的就是果品的香味,不是把整個果品都吃了。我們村裡有一位老爺爺,凡是供品,他一律不吃,理由是被神仙或菩薩把精華給享用了,他就不吃了。
第四,近日看到「隆嚴」寫的一篇文章,反對把供佛的供品帶回去,理由是拿到寺院供佛的供品,就是供養三寶,要帶回去,需要得到僧侶的同意。這種觀點真是扯淡,一個人去寺院供佛,可能只是單純的供佛(菩薩),他可能還沒有「三寶(佛法僧」的概念,所以自然地認為,佛菩薩享用過的果品,正好帶給家人吃,省得再買,一舉兩得,這其實也沒有錯,畢竟很多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只是在一種大眾認識的影響下生活。
第五,密宗(印度或西藏密教)在供佛菩薩時有時會直接用火(通過火神阿吉尼)焚燒,這是一種供養,中國古代的供天神時也是用火焚燒,在《禮記》中可以看到相關的記載。這樣情況下的供品,根本不存在拿回去的問題,也更能徹底體現供養精神。記得一次,在道觀裏面,有信徒問觀主,為什麼不把供的葡萄酒打開,道長回答:神仙是神仙,法力無邊,怎麼會打不開瓶蓋來喝呢?但是這裡的問題是,你是真的相信神仙能打開瓶蓋喝?還是你怕打開了,供上幾個小時,一下子打開20瓶,等到收供品時,打開的葡萄酒都壞了,你喝不成太可惜?
第六,一位宣傳傳統文化的老先生說,菩薩為什麼不保佑呢,你看看,有人拿一把香蕉去供佛,求家人里平安健康,發財,什麼都求,拜完了,這把香蕉還要拿回去,拿回去自己慢慢吃掉。
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