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2022年09月28日11:14:06 美女 1113

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林林總總火爆一時的照相館和婚紗影樓,彷彿絕跡了一樣,而地鐵、商場、城牆、公園,尤其是大唐芙蓉園一帶,伴隨着數碼時代智能手機和無人機的興起,照片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偶日見到的幾個也是為了證件照的需要,店鋪往往在窄窄的小巷中,很難看到當年的火熱和風光,這讓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興奮之餘難免有些失落和迷茫。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2022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家居陝西商洛洛南縣的書法家趙金虎先生,說是為我介紹一下著名文化學者、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李醉,他正在舉辦養德以正氣,崇文以化人的長安醉門生(如初)漢禮文化雅集慶祝儀式,於是,我匆匆忙忙趕往了西安市廣成大酒店。其實,早在幾年前陝西舉辦的「秦嶺黃河對話」專題活動中,主辦方也曾邀請過我和周明先生,但是因為在廣東廣西忙於拍攝,我就推辭了,不想在返回西安的日子裏,終於見到了嘉賓之一李醉先生。他的老子文化研究博大精深,而現場咔咔咔,咔咔不停拍攝不斷,記錄這一寶貴鏡頭的正是豐禾攝影工作室的紅利先生。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紅利先生就邀請我到他的工作室參觀一下,而位於蓮湖生活家北門對面的一條小巷深處,一座並不起眼的四層小樓,讓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含義。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所謂豐禾攝影工作室,一樓由40多平米的藍色影棚和十多平米的剪輯工作室組成,一溜溜燈光和左右前後幾台專業的攝像機,巧妙的聚焦起了中央的三人桌,被採訪的人物抬頭一看,就能看到導播台正在錄製的自己的視頻,每一個舉動盡收眼底。二至四樓,幾乎包括了婚紗攝影師攝像師所能用到的各種器材和資料,服裝導具。當日雖然匆忙,但卻來了兩位陝西文化藝術界的名流,一位是著名文物考古專家、書法家、原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梓林先生,另一位則是1962年出生於陝西興平,咸陽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的著名書法評論家劉思凱先生。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劉思凱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理論研究處中青年理論家檔案庫成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咸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特聘教授,咸陽職工文化藝術創作創新工作室簽約專家。是一位長期工作在國有企業,卻將業餘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之中,並逐漸成為在全國頗有成就的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其書法作品取法經典,朴茂率真,先後多次入選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等主流展覽;同時,又以其敏銳的觀察思辨,先後在《中國書法》等專業媒體發表論文80餘篇,多篇論文入選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書學討論會」並榮獲一、二、三等獎。2019年10月,他的書法論文集《當代書法現象論》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張海在賀信中表示,劉思凱是當代頗有成就的書法理論家與書法家,其書法理論研究以問題為導向,明辨篤行,以書法批評為重心,在豐富當代書法理論研究成果的同時,對於當代書法批評標準的構建具有借鑒意義。

我能記得的是早在兩年前,由陝西人民出版社、陝西成德書院、咸陽元道書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精神向度——劉思凱書法·理論專家座談會」在西安陝西成德書院舉行。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中國書協理事王春新分别致信祝賀。王春新指出:「劉思凱以《當代書法現象論》為統括的理論研究,體現出較為紮實的學術基礎和良好的藝術哲學思維訓練。其鮮明的問題與責任意識對當代書法發展過程中一些與書法文化本體不相和諧的現象問題和根源剖析思路清晰、針對性強。尤其是作為理論研究的學術批評,在當今藝術批評低迷狀態下具有着一份特殊的現實意義。」

可惜,當日的見面匆忙,劉思凱先生因為臨時有事,匆匆忙忙趕往了另一去處。留下來的,是我和吳梓林先生的無話不談。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借攝影師紅利鏡頭,看文化藝術家李醉劉思凱吳梓林的精神家園 - 天天要聞

1936年生於湖南慈利的吳梓林先生,今年已經86歲,身體硬朗,口齒清晰,思維敏捷。他說1959年從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就一直從事文物、考古工作,至今40多年了。曾任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隊隊長、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西安半坡博物館館長、西安碑林博物館顧問、《收藏》雜誌主編、《收藏界》雜誌社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中國文物學會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現為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慈善書畫研究會藝術顧問。

吳梓林先生自幼愛好書法,臨習黃自元鄧石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諸家法帖。在長期從事文物考古實踐中,對甲骨鐘鼎、碑石墓誌、摩崖經幢、磚瓦刻銘頗有研究,浸淫其中,汲古融今,獲益匪淺,其書藝得以不斷提升。作品曾參加省市書法展覽並多次獲獎,刊載於全國各地報刊,常應邀書寫店名、書名和各類題跋。傳略入編《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驕子》《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典籍。

因為是第一次見面,雖然紅利先生非常隨後,但看到吳梓林先生親自書寫送給我的四幅書法條幅,並現場書寫的「大道至簡」四個大字,我的確有些誠慌誠恐,好在吳梓林先生大家風範,謙虛隨和泰然自若的精神風貌,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着,思索着,感謝無愧於這個時代,感謝生於我養育我的三秦大地,湧現出了這麼多的文化藝術界的優秀人物,像張藝謀、劉文西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趙季平、張嘉譯、閆妮等等光芒萬丈,滋潤着這一方熱土,讓我等有了學習的榜樣,激勵我們永遠前行。

李長征

2022年9月28日於西安曲江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