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來信
侯老師:
您好!
我兒子今年讀初三,這幾年應該是到了叛逆期,什麼事都和我對着干,往往我說一句,他頂十句。讓他上網課,他心不在焉;讓他早點睡,他偏要熬夜;讓他不要玩手機,他就是一天到晚沉迷網絡。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為了讓他改改這些壞習慣,我不惜花重金,托關係,終於在外地為他聯繫好封閉式學校。但沒想到,兒子知道後,突然在家裡歇斯底里,發瘋似的亂砸東西。我真的很煩躁,侯老師,我該怎樣面對孩子的叛逆期?
一位17歲男孩的母親
11月17日
侯老師的回信
這位家長朋友
你好!
其實這個孩子現在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個體發育鼎盛期、高峰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中心、矛盾性、情緒特點都應該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了解孩子才是教育的開始
青春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
自我意識突然增強,
這個階段的孩子
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 渴望行為及心理上的獨立;
· 希望擺脫父母的管教、控制;
· 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辦法行事;
· 希望界限感明確,有選擇的自由;
· 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相信和平等對待;
· 尊重是青春期孩子的第一心理需求。
但就從這位媽媽幫孩子轉學這件事上,父母們可以思考一下,家長尊重孩子了么?家長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么?
其實如果父母全憑感覺一廂情願地去教育孩子,就是無知的愛。無知的愛越多,害得就越深,孩子就越叛逆。只有了解孩子,讀懂孩子,不違背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能促進孩子的精彩綻放。
影響孩子成績的五大要素
其實,影響孩子成績主要有五大要素: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環境。但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這五大要素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
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但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還在一直強調學習習慣,還在一直對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指指點點,不但培養不出好習慣,還會引發孩子的強烈反抗。
還有學習環境,多少家長為了提高成績給孩子換學校、換環境。但是,在長年的諮詢中,我接觸了太多孩子被迫轉學的失敗案例,這些孩子要麼消極抵抗,要麼自暴自棄,退學、輟學,甚至徹底放棄學業,讓不少家長後悔不已。
與父母的相處關係是根本因素
當然學習環境、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對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很重要,但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關係更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根本因素。
據上海最新青春期學生調查統計,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行為、期待、眼神、氛圍,給孩子的都是無形的壓力和巨大的阻力,在消耗孩子的生命力。其實很多所謂厭學甚至厭世的孩子,幾乎每天最主要的精力、能量、時間,都消耗在和父母的關係里。
根據常年對中、高考學生的個案跟蹤發現,只要孩子不在和父母的關係里消耗能量,成績的逆襲,身心健康的逆襲都不是奇蹟,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父母如何避免孩子與自己的相處關係里消耗能量?
1、多閉嘴,少嘮叨;
2、多看優點,少看缺點;
3、多微笑,少生氣;
4、多把勁兒用在自己身上,少把勁兒用在孩子身上。
其實,
教育無他,榜樣而已,
教育無他,成長自己。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與父母關係緊張的孩子,即使成就斐然,依然一生充滿遺憾;而那些與父母關係和諧的孩子,即使一生平凡,卻依然幸福滿滿。真正的教育、人生的幸福都是在和諧的關係里產生的。
整 理:俞曉勤
編 輯:黃佩雯
執行主編:歸李喆
輕鬆應對孩子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