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樣的方式,成就高情商的孩子。

和前幾年不同,隨着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和對教育認知的提高,現在慢養孩子已經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共識,大家也都知道教育孩子和種莊稼一樣是急不得的,需要一個慢養過程,也只有慢養,才能「浸泡」出孩子的高情商。但對於如何慢養孩子,家長們也是見仁見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一、情商建設中最重要的5項認知領域

提到慢養,就必然繞不過去一個關於「閑暇教育」的概念。「閑暇教育」這個概念對部分人來說,雖然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但其實從字面上稍加揣摩就能大致理解。

閑暇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指在閑暇的時間裏進行的教育活動。現代意義上的閑暇教育,是指讓學習者通過利用閑暇時間而獲得某種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信念、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和行為等方面。

「閑暇教育」的一個最主要的職能就是提升孩子的情商,即我們通常說的「EQ」,從小關注孩子的情商建設非常重要,而一個具有高情商的孩子,在未來無疑更容易獲取成功。

5項最重要的認知領域

1

自我認識領域

俗話說,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是情商建設的重要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具體來說,家長要引導孩子了解自身的優點和弱點,讀懂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明白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等等,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

2

自我管理領域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然,我們知道,讓孩子了解和掌控自我情緒的管理很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教會他們思考先於行動的寶貴能力,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意氣用事,要先經歷一番思考之後再行動。而這份能力又需要很長的試錯過程才能沉澱,逐漸趨向於穩定。這和古人講的「三思而後行」其實是一個道理。

3

自我激勵領域

讓孩子擁有為之努力的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這些目標來自內心的動力。驅使孩子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而為了達成目標。

4

同理心領域

同理心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一個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善於聽到他人的意見,能夠照顧他人的情緒,也能充分理解他人的感受。

5

社交能力領域

社交能力是拓展孩子人際關係的重要領域之一,單從家庭親子關係而言,一個社交能力良好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往往會更暢通。反之,無法處理好與父母關係的孩子在對外部人際關係上也會表現出消極負面的表現。

從以上5項能力可以看出,情商幾乎主宰了孩子除了學業分數之外的方方面面。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5項情商能力都必須要靠後天才能養成。

二、從情商的5項能力入手,為孩子的後天優勢做加法

科學研究早已證明,決定一個人的成功因素主要來自於情商,而非智商。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經用「純技術能力、認知能力和情商」這3項指標來衡量管理者的能力。

調研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3個能力要素中,情商顯然要比其另外兩項能力重要得多。

戈爾曼博士還發現,不同於人的智商是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情商的高低主要依賴於後天的培養。孩子能否養成高素質的情商,這就涉及到了父母認知能力的高低和重視態度與否的問題。

換句話說,即使我們的孩子在基因上「落後」了,不具有先天優勢,但我們仍舊可以通過努力,另闢蹊徑,把孩子的後天優勢給補上,佔據制高點,為孩子創造成功的可能。父母越是重視情商培養,教育引導方法越是得當,孩子擁有高情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情商的優勢可以調動一切優勢來發力,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未來在各個領域上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才。

一個優秀的父母,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關注點放在培養孩子的後天情商培養的優勢上,尤其是要從情商的5項能力入手,來為孩子的後天優勢做加法。

三、在孩子的情商培養上,要避免以下5種錯誤做法

01

不要忽視對孩子整體情商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對孩子過分溺愛;只看到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卻忽視了更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02

不要忽視對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忽視甚至是扼殺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一個缺乏人格獨立的孩子,是不可能對自己有一個科學的自我認知能力。

03

不要忽視對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父母過於追求孩子的學業成績,在教育焦慮情緒的驅使下,動輒就對孩子體罰;在生活方面卻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極端,如沒有原則性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追求等等。

04

不要忽視對孩子自我激勵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父母熱衷於用物質對孩子進行刺激和鼓勵,卻沒有從精神層面和內驅力等方面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

05

不要忽視對孩子同理心能力的培養。有不少父母因為自身缺乏同理心,故在孩子的同理心培養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缺乏同理心對孩子後天優勢的培養是有嚴重損害的,因此,父母要從培養孩子「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換位思考和學會接納」等等方面入手來塑造孩子的同理心。

四、如何幫助孩子形成高品質的閑暇價值觀和閑暇內容

前面已經說過了,「閑暇教育」的一個最主要的職能就是提升孩子的情商,當我們解決情商培養問題之外,我們還要回到「閑暇教育」這個主題上,更深入地探討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幫助孩子擁有高品質的閑暇價值觀;二是如何幫助孩子擁有高品質的閑暇內容。

1. 如何幫助孩子形成高品質的閑暇價值觀

在生活中,父母要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擁有高品質的閑暇價值觀,不簡單化地把閑暇活動等同於普通休息和簡單的娛樂,要讓孩子具備這樣的正確價值觀,不能單靠說教,而是要讓孩子通過體驗來培養這方面的意識。

比如「閱讀一本好書的快樂和吃一頓肯德基的快樂」,父母可就這兩種不同的快樂來引導孩子分別進行體驗,從而讓孩子明白這兩種快樂帶來的不同結果:一種是精神上的快樂;另一種是滿足口腹的快樂。當然,這兩種快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需要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慢慢去體會和感悟,找出這兩種快樂方式的差異,形成高品質的閑暇價值觀。

2. 如何幫助孩子擁有高品質的閑暇內容

一個沒有長久興趣的人註定是一個精神孤獨、內涵枯燥的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慢慢引領孩子去發現一項或多項高品質的興趣愛好,比如閱讀、運動、塗鴉或音樂欣賞等,以此充實自己的閑暇內容,而不至於無事可干,精神空虛。

除此之外,幫助他人的自我認知過程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課,因此,父母還要在生活中鼓勵孩子去做助人的事情,這能給孩子帶來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

結語

情商優勢的後天培養過程是一個人素質的慢養過程,而最有效的情商慢養就是利用好家庭日常閑暇時間,幫孩子規劃好課餘閑暇活動,引導孩子走進實際生活,在真實的人際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情商能力,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擁抱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