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是子宮頸細胞學檢查,用於篩查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子宮頸癌的基本方法,也是診斷的必要步驟,目前多採用液基薄層製片,同時結合子宮頸細胞病理學診斷的TBS報告系統。
關於TCT報告,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細胞(NILM)
病原體:包括陰道毛滴蟲、假絲酵母菌、細菌、單純皰疹病毒等感染的形態學表現。
非瘤樣發現:反應性細胞改變:包括與炎症有關的、放療有關的、宮內節育器相關的反應性細胞改變;子宮切除術後的腺細胞;萎縮(有或無炎症):常見於兒童、絕經期和產後。
上皮細胞的異常改變
鱗狀上皮細胞異常:
非典型鱗狀細胞(ASC):包括無明確診斷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ASC-US)和不能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H);
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相當於病理報告中的CIN I;
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相當於病理報告中的CIN II、CIN III、原位癌;
鱗狀細胞癌。
腺上皮細胞改變:
●非典型腺細胞(AGC);
●非典型腺細胞,傾向瘤變;
●宮頸管原位腺癌(AIS);
●腺癌。
其他
●TCT結果為ASC-US首選進行HPV檢測,若為陰性,則6-12個月複查細胞學或每3年重複聯合篩查;若為陽性則需陰道鏡檢查。
●TCT結果為ASC-H、LSIL、HSIL需行陰道鏡檢查及可疑病灶處活檢。
●TCT結果為AGC應進行HPV檢測、陰道鏡檢查和頸管內膜刮取術及子宮內膜檢查。
妊娠期間,增高的雌激素使柱狀上皮外移至宮頸陰道部,轉化區的基底細胞出現不典型增生,同時妊娠期免疫功能可能低下,易患HPV感染,大部分妊娠期病人為LSIL,約有14%為HSIL。
目前無依據表明妊娠期間宮頸上皮內病變比非孕期更易發展為宮頸浸澗癌。絕大多數病變均於產後自行緩解或無進展,一般妊娠期宮頸上皮內病變僅觀察,建議產後6周再次複查TCT及陰道鏡評估。
因此,孕期檢查TCT出現問題,孕媽也不必太過擔憂。如果還在備孕期間,建議進行TCT檢查,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處理。
孕期做TCT檢查有可能會出現少量出血的情況,這是由於在取宮頸分泌物時,毛刷刺激到宮頸,造成了少量出血的情況。還有可能是有輕微的宮頸炎症,取分泌物時造成的接觸性出血,孕媽們不必太過擔心和緊張。
▲
讓更多人知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