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一直以來都是孩子們喜愛的童話故事之一,故事中塑造了很多形象生動的角色,比如穿藍色馬甲的兔子、會隱形的柴郡貓、瘋帽匠、獨斷專橫的紅桃皇后以及溫柔優雅的白色皇后等,給很多孩子帶去了歡樂,啟發了孩子們的童真和想像力。
故事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愛麗絲、紅白皇后、瘋帽匠,他們幾個人的成長經歷各不相同。
紅桃皇后vs白色皇后
紅桃皇后獨斷專橫、不僅霸道還壓榨身邊的侍從和民眾,喜歡用豬肚子暖腳、用鳥兒當高爾夫球杆、把刺蝟當高爾夫球,不僅囚禁帽匠一家,還把侍女的胡蘿蔔鼻子當點心吃掉。
白色皇后溫柔優雅,深受大夥愛戴,美貌高貴,白髮如雪,仙境的動物們都喜歡她,願意為她效忠。
為什麼身為姐妹,差距卻如此之大?其實在第二部《鏡中奇遇記》中,我們通過時間倒流看到了她們小時候的故事。
小時候妹妹白皇后偷吃果塔,撒謊說不是自己吃的,導致母親怪罪姐姐紅桃皇后,傷心的姐姐跑出家門遭遇意外,變成了外貌怪異的大頭娃娃。授予王位的時候,因為姐姐的頭大,皇冠碎了一地,於是父母把王位給了妹妹,憤怒的紅桃皇后以暴力統治了仙境,與妹妹勢不兩立。
父母的選擇與孩子的性格
就跟沒有完美的人生一樣,由於原生家庭的不可選擇性,其實每個人的性格、行為等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缺陷。然而,在完成生命火炬傳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撫育模式,以及對孩子性格和依附模式的影響,那麼就會在最大程度上把自己性格不良成分約束起來,避免傳給下一代。
以下是心理學家Hendrix根據孩子認知發展階段(嬰兒到青春期),歸納出關於不同階段孩子父母的撫育模式,孩子的感受,以及孩子會發展出什麼響應模式,甚至人格模式之間的關係。
作為家長,我們可能會從自身成長來找到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原因,可能是自己與伴侶相處時的情感表達方式,也可能是自己從小在父母那裡得到的正面或負面的信息。其實,如果雙方能夠結合自己的過去,並反思當下在關係中的思維和行為,那麼就很容易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種最優化的撫育模式了。
科學教育 快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