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請注意這四點!

最新的中國健康委表示,現在全國17歲以下孩子中有接近3千萬的孩子有抑鬱的狀況。曾經熱播的一部連續劇《小歡喜》里有個叫英子的女生,成績非常好,但英子媽媽的教育方式是先給一巴掌,再給一顆糖,蘿蔔大棒一起來。相信這也是現今家長們普遍採用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對子女非常專制,總想讓孩子按照大人設想和規劃好的路去走,一方面又表現出非常關心的噓寒問暖,兩邊搖擺,孩子的情緒也會隨之波動。但是更多的時候專制多過了關心,經常去打壓和安排孩子,孩子一直處在這種環境下,到了高中課業加重,英子就有點扛不住了,出現心理壓抑,失眠的狀況。她想要高考的目標就是離開媽媽的管制,逃離這種步步緊逼的環境。

這樣的家庭和孩子特別多,不管是電視上看到的,還是聽同事朋友聊天知道的,這樣的事件都是身邊真實發生的。跟孩子相處,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真的要講究方法才行。

現在孩子的精神壓力為什麼這麼大?

第一:現在的升學壓力比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當年要大很多。

第二: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長們所承受的就業壓力和生活、住房壓力也比上一輩大,久而久之我們會在無形之中這種壓力滲透給孩子,給了孩子精神上的壓力。

第三:第三,現在是一個物質和資訊都很豐富的年代,而孩子們的精神其實很孤獨的,現在的孩子所思考的問題也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比如: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這種很深的人生哲學命題在孩子還很小時候就在思考了。

第四:父母的期待越來越高了。以前對孩子的期待就是能找到一份工作,滿足基本的生活就行了。而現在呢,

不僅要求成績好,知識面廣,情商要高,還要掌握至少一門技能,所以孩子們除了要完成功課以外還要參加各種技能的培訓,身份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教育孩子的方法還停留在我們原來接受的那套家庭教育方法,這樣的方式是沒辦法滿足現在孩子的期待了。兩者就會出現衝突,很多孩子就經受不住這樣的壓力了,導致很多狀況的出現,比如抑鬱症的頻發。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特別注意了,多跟孩子以平等的角度去溝通,去傾聽,多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別等到事情嚴重再來補救。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