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又要養車子,又要養房子,還要應付孩子的各種教育支出,所以每個人都忙得像個陀螺,不敢輕易停下來。女人生了孩子也急着返回職場,所以就需要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年輕人外出賺錢,每個月也會給老人一定的贍養費。有些人會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也有些人會選擇把孩子給姥姥姥爺帶。
我一個同學小青,高中畢業出來就結婚了,離娘家很近,她幾乎天天都會回娘家,我們一群人都很羨慕她。可是突然有一段時間他就不怎麼回娘家了,後來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我們問起來才說出了她的原因。
小青說有一次我去娘家,哥哥的孩子也交給我爸爸媽媽一起帶,幾個孩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挺好,可是小孩子小,總是會有一些爭吵,有時候會爭搶一些玩具什麼的。
一次明明我的孩子沒有錯,是哥哥的孩子要搶她的東西啊,我爸媽卻偏袒哥哥的孩子,讓我的孩子把玩具讓給哥哥的孩子。爸爸媽媽的偏心,讓我心裏很難受,覺得他把我和我的孩子當成外人。
好多老人會有這種情況,孫子和外孫放到一起,他們會覺得孫子更親,而外孫是外人,沒有那麼親。
年輕人也有很多支持老人的做法。
同學小華就說,對老年人來說疼愛自己的孫子是正常的事情,女兒的孩子畢竟是外孫,跟着別人姓,對老人來說,她覺得外孫不是自家人,內孫自家的傳承,自家的血脈,所以覺得更親密。
同樣的道理,其實老人另外還有個目的性,老人會覺得自己的孫子以後能夠孝順自己,因為他是自己家的,而女兒家的孩子,就算是自己帶大了,他也去孝順自己的爺爺奶奶,一般不會負責孝順姥爺和姥姥。
同學小林就說,女人其實真的很可悲,出嫁以後在娘家就如同客人一樣,在婆家呢,就像外人一樣,人家根本就把不把你當成一家人。對於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一定差別對待,特別是在農村的地方,他們的思想很傳統,更覺得內孫是自己家的,外孫是別人家的,以後孝敬也等着自己的孫子來孝敬,不會指望外孫來孝敬。
這不單是老年人的很多做法,也是很多年輕人支持的做法,也就是說這一批年輕人到老了,也會同樣的對待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區別對待。
其實,很多老年人能夠幫忙女兒帶孩子只是因為疼愛自己的女兒,而非疼愛自己的外孫。
相反有些老人儘管不疼愛兒媳婦,可是他卻對自己的孫子非常疼愛,通常說的隔代親就是老年人疼愛自己的孫子,寵愛有加,就把小寶貝當成寶貝疙瘩來疼。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他們覺得孫子更親
在老人的觀念里,對孫子會更加疼愛一些,因為孫子是自家香火的延續,姓氏的傳承,雖然外孫也流淌着自己女兒的血液,也是自己的孫子,可對老人來說,他們會對孫子更加包容,更加上心,更加疼愛。
第二,帶孫子他們心甘情願
有很多老人幫兒子兒媳帶孫子,心甘情願,就算兒子兒媳對自己不好,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有義務帶孫子,因為孫子是自己的。而幫女兒帶外孫,對老人來說呢,就覺得是在幫別人帶孩子。因為外孫信着別人的姓氏,雖然與自己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但畢竟不是親的不是孫子,所以幫女兒帶外孫,有一些老年人表面會同意,可是實質的內心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地方女婿和女兒讓岳父岳母帶孩子,會給父母辛苦費,而老人也會收下,而兒子兒媳讓自己的公公婆婆帶孫子,卻不會出錢,而且很多老人家還會補貼他們。
第三,幫帶外孫是心疼女兒
對於孩子的爺爺奶奶來說,幫忙帶孫子,完完全全是疼愛自己的孫子,如果姥姥和姥爺幫忙帶外孫,則完全是因為疼愛孩子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女兒,而並非真心疼愛那個外孫。
如果女兒在婆家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女兒又要工作賺錢,沒辦法照顧孩子,那麼父母就會因為疼愛自己的女兒而選擇幫女兒帶孩子,減輕女兒的痛苦。
結語
其實不管是爺爺奶奶帶孫子,還是外公外婆帶外孫,老人都是一份情。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有感恩的心,知道老年人帶孩子並非是他們的本分,他們來幫你帶孩子,只是因為想減輕你的負擔。
本來他們退休了,年紀也大,身體也不怎麼好了,本來應該安度晚年,有空就去打打太極拳,去跳跳廣場舞,再跟老姐妹,老兄弟們去旅遊一下,過好他們的晚年生活。但是他們選擇幫我們帶孩子,就是想減輕我們的負擔。我們要感恩他們的付出,體諒他們的勞動的辛苦。其實帶孩子是非常累的活,年輕人如果參與到其中就會明白,那種辛勞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的。
年輕人,況且覺得辛苦,老年人體力已經不太好,他們還辛苦幫我們帶孩子,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