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活得「土氣」,才有福氣

詩人梅堯臣收:「雲薄風回雨點麤,日腥土氣隨吸呼。」

土氣,一般是指泥土中散發的氣體。

我們費勁大半生,離開了兩腳沾泥土的日子,到城裡打工,或者去體制內,和鋼筋水泥混居。是一個從低處到高處的過程。

熬到退休了,那就應該從高處,及時回到低處,正所謂,別忘了來時路。

從今往後,我們都是普通人,活得「土氣」,才有福氣。

01

打扮「土氣」,融入社會。

培根說:「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退休了,你就是普通人了,若你打扮太耀眼,別人看了,紛紛躲開,就怕觸碰到你。

自古以來,都是以樸素為美。人老了,更要堅持,不僅省錢,還和周圍的人,可以靠得更近一些。

我的一個伯母,退休之後,很快加入了小區舞蹈隊。

她和大家一樣,買十多元一樣的舞蹈服。

她說:「大家都一樣,這才跳得好看。」

伯母去農村,幫助親戚插秧,穿親戚家的粗布衣,也不嫌棄。

她說:「我也是農民出身,和父母一起種地多年,有什麼不一樣?」

大家都認為,伯母和藹可親,走到哪都受歡迎。

退休老人,真的不必格格不入。你可以喜歡獨行,但一定不要孤立自己,自命清高。

土氣的打扮,更符合底層的群體,也會讓自己降低姿態,回歸普通。

02

住得「土氣」,接到地氣。

年輕時,住高樓,覺得空氣好,看得遠。

退休後,人也老了,爬樓還真的難受。尤其是一些腿腳不利索的人,還是住一樓好。

一樓,進出方便很多,就是坐輪椅,也不擔心。拄拐出行的老人,也不要每天都求人扶着下樓,少了一些麻煩。

還有房子的裝修,也要土氣一些,不要什麼富麗堂皇。花錢太多的裝修,到頭來都會變得成就。

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富人,給父母在老家蓋新房。但是他堅決不貼什麼瓷磚,而是用水泥抹平就好了。

周圍的人不解。

富人說:「家裡裝修很奢華,鄰居就不敢進門,怕弄髒。這樣,父母在老家,就沒有人來串門,會很孤單。」

換一個角度看,土氣的房子,不是窮,是更熱鬧,更人性化。隨便用,都不會有什麼顧慮;清掃,也很方便。

03

言語「土氣」,謙卑待人。

關於「關羽離別曹操」,有好幾個版本的戲曲。

河南的《關公辭曹》里說:「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在許都我待你哪點兒不好,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

大家聽了,頓時捧腹大笑,也印象深刻。

京劇里,台詞是這樣的:「在曹營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馬金下馬銀美女紅袍......」

台詞很有文藝水平,但是觀眾聽了,並不那麼叫好。因為聽起來,不太懂。起碼那些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是不懂的。

到底是說土一點的話,才能體現自己的謙卑,也能和周圍的人共處愉快。

退休老人,最忌諱「打官腔」,一開口就被人討厭。

你曾經是某局長,某科長,和周圍的人,有什麼關係。難不成,還要人對你點頭哈腰啊。

就是你在某局長的位置,也要學會說土話,讓群眾聽得懂。別對着文件,講話稿,一直讀下去。

到任何地方,都要入鄉隨俗,和大家一起拉家常,問候更老的人,關愛孩子。開口,就很接地氣,大家也聽你的,形成良性互動。

04

讀書「土氣」,經典實用。

讀書,可以養好自己的精氣神,不讓自己被社會淘汰。這樣的道理,我們的知道的。

但是,讀什麼書才好呢?看垃圾小說,肯定是不行的。

總是拿手機,看網絡小說,也是不行的。讀一些非常高大上的古籍,一知半解,用處不大。

真正對我們有用的書,是那些古典書,比方《三國演義》等。

此外,我們還要讀一些本地的文件、時事政治、養生方法、養老解讀、就醫指南等。這些書,都很土,容易懂,多讀幾次,還能夠用起來。

根據年齡的變化,讀有用的書,這才是真正長了智慧,也方便了生活。

05

三餐「土氣」,有滋有味。

你有沒有發現,過年過節,最受歡迎的,不是洋氣的塑料包裝食物,而是那些帶着濃厚鄉愁味道的食物。

另一方面,很多土味都慢慢消失了,很多老人都不去做了。

作為農村成長的人,對於小時候的過節,是很有印象的。父母做的美食,讓家裡特別有煙火氣。

我的母親,到過年喜歡做油糍粑。

在冬至的時候,把糯米磨成米漿,晾乾了。

到了過年前,把干米漿,加糖水,捏成團,放到一個磨具里,擠壓一番。再倒入油鍋,炸得金黃。

油炸糍粑的時候,孩子們圍着灶台,吞着口水。

退休老人,當你去做土味的東西的時候,煙火氣提升了,子女也佩服不已,自己也有了勞動的美。

退休了,日子真的不要馬虎,一日三餐精緻一些,多費一些功夫。若是夫妻一起來,更好不過了。

06

羅曼·羅蘭說:「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

每一個老人,都不要坐等福氣,不要讓別人送你福氣,而是積極改變自己,讓福氣涌過來。

讓自己變得土氣,靈魂才更有香氣。

讓生活變得土氣,生命才更加貴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