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年輕人不婚不育更擔憂的是:70後的這個思維,已經開始席捲各地

現如今,國內很多年輕人都過着不婚不育的生活。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國結婚登記量為196.9萬對,較之2023年同期的214.7萬對,減少了17.8萬對,降幅明顯。而且從2014年至2023年,結婚登記對數連續九年下降。與此同時,自我國2016年放開二胎政策之後,2017年新生兒出生人數達1756萬,而到了2023年新生兒出生人數只有902萬,降至歷史新低。

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選擇不婚不育,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結婚成本越來越高。隨着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年輕人的結婚成本越來越高。除了要支付20-30萬的彩禮錢,還要在承擔租婚車、辦婚宴、拍婚紗、度蜜月等結婚費用,至少也要20-30萬。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也就無法結婚。而現在的年輕人都結不了婚了,那生育孩子就無從談起了。

第二,房價實在太高。現在在二三線城市隨便買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至少要150-200萬。很多年輕人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就結不了婚,生育後代就成為奢望。此外,就算是年輕人掏光家裡所有積蓄,勉強結了婚,但是還欠下銀行20-30年債務,每個月承受着高額的房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生活條件都這麼差,把孩子生出來也是受累吃苦,還是選擇不生育為好。

第三,養育孩子的成本過高。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是越來越高。孩子出生後吃穿用都要最好的,孩子上幼兒園時,就要報名各種興趣班,培養孩子的才藝。而孩子在上中小學時,家長還要請家教補課,避免孩子跟不上教學進度。

孩子讀大學之後,每年的生活費和學費都要好幾萬元。粗略估計,把孩子從0歲養到大學畢業,至少要50-100萬。很多年輕人覺得養育孩子成本過高,擔心自己的生活質量會下降,而不願意生育孩子。

不過,比現在的年輕人不婚不育更令人擔憂的是,90後、00後年輕人的父母是70後,他們現在也開始認可年輕人的這種不婚不育的思維方式。而且,各地的一些70後父母也都持這樣的看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70後父母對於兒女是否結婚,採取的是一种放任不管的態度。很多70後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即使要找另一半,也一定要找一個配得上自己孩子的人,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對象,那寧願讓孩子單身,也不願意降低擇偶要求。

再者,70後父母對兒女的不婚不育,並不在乎。主要是現在年輕人離婚率太高,導致父母的信心不足。而現在年輕人婚前都是看重對方的經濟條件,彼此之間並不了解,也沒什麼感情基礎。而一旦結婚之後,就會覺得彼此不合適,又匆忙選擇離婚。

最後,不少70後父母也認同年輕人的不婚不育的看法。他們也認為,自己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也沒什麼社會背景和後台,即使把孩子生出來,也很難成材。與其在婚姻、生育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還不如任由兒女自己來選擇是否結婚生子。

實際上,現在的年輕人不婚不育,主要原因還是結婚成本高、買不起房,以及養育孩子費用大等原因。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年輕人的70後父母也逐漸對年輕人的不婚不育的思維表示認同。主要體現在對年輕是否結婚生育放任不管、對兒女婚姻幸福持悲觀態度,以及認可兒女選擇過自己的喜歡的生活方式。而一旦這種思維方式在席捲全國各地,那種未來不婚不育的年輕人數量還會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