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真正的「地獄」:被這5種執念,困擾一生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此心即是天堂,此心即是地域。

我們所擁有的這一顆內心,會讓我們感受到天堂或者地獄。心若光明,那我們所感受到的,就是人間值得。心若黑暗,那我們所感受到的,就是人間煉獄。

所謂「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就是這個道理。一切,都不是外部環境的問題,而是自己內心的問題。

人這輩子真正的地獄,是被這5種執念,困擾了一生。

執念一:對於「求而不得」的偏執。

最讓人痛苦的,莫過於這四個字,求而不得。你越是希望得到什麼東西,生活越是讓你事與願違,啥都得不到。

這個時候,你就會懷疑,生活是不是拋棄了自己,自己的未來是不是就一片黑暗了?越是自我懷疑,越是陷入到偏執的死循環當中。

我覺得,求而不得,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人生就是一個開盲盒的過程,倘若所開的每一個盲盒,都符合我們的要求,不就太無聊了嗎?

你我誕生於世,就是為了嘗一嘗酸甜苦辣鹹的。人生,註定會有甜蜜的一面,也註定會有痛苦的一面。終究是「苦樂交織」

對於所擁有的一切,我們不妨好好珍惜。而對於得不到的一切,我們不妨及時放下。你不過放生活,生活也不會放過你。

執念二:對於「內心慾望」的偏執。

人心的慾望,就跟黑洞一樣,只會愈發膨脹,吞噬一切。不論你投入什麼到慾望的黑洞當中,都不會填滿。

賺了1萬,就想賺10萬;賺了10萬,就想賺100萬;賺了100萬,就想賺1000萬,甚至1個億。如此,哪怕當了地球首富,慾望也不會滿足。

這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條蛇,沒有那麼大的胃口,非要吃掉一頭大象,那它就會被大象踩死。人也是如此。

無法做到大富大貴,可偏要強求大富大貴,終究會大失所望,遭遇生活的挫折,沒有好果子吃。哪怕生活安穩,也不會幸福。

內心有什麼慾望,不應該過度,而應該「適可而止」。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少的野心。本事配得上自己的野心,生活才會偏向於平穩、幸福。

執念三:對於「緣分感情」的偏執。

緣分這種東西,緣起緣落,緣聚緣散,緣濃緣淡,不是我們可以干涉、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

年輕的時候,你喜歡上一個合你眼緣的異性,就想跟他在一起。不論你如何追求他,向他示愛,他還是不喜歡你,狠心離你而去。

哪怕你勉強,也改變不了他不喜歡你的現實。迫於無奈,你只能選擇放棄。一番兜兜轉轉,才遇到了喜歡的人,並與之喜結連理。

喜歡誰,不喜歡誰,這都是「緣分」的指引。不見得我們喜歡這個人,這個人就喜歡我們。不見得別人喜歡我們,我們也喜歡這個人。

對於緣分,可以嘗試爭取,但不能過分勉強。能擁有,就珍惜。得不到,就放下。也許,還對方一個自由,雙方的人生會更加光明。

執念四:對於「枯榮成敗」的偏執。

一個人,要在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看透成敗呢?唯有明白人世間的真相,深知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才能真正看透成敗。

諸葛亮火燒上方谷,差不多要燒死司馬懿了,可突然間天降大雨,熄滅了上方谷的大火,也熄滅了諸葛亮復興漢室的希望。

淋着大雨,諸葛亮感慨地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漢氣數已盡。」

氣數這種東西,不論我們是否承認,它都是存在的。氣數興盛,成功就是很簡單的事;氣數衰敗,哪怕是卧龍諸葛亮,也還是一籌莫展。

正如劉伯溫所言「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成也好,敗也罷,未必符合我們的心意,但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無愧於心,就足夠了。

執念五:對於「壽命幾何」的偏執。

所謂「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生與死,這都是「命數」的問題。是否大富大貴,這都是老天爺決定的。命數,跟氣數一樣,影響着我們的一生。

有的人命數淺薄,還未到中年就離開了,英年早逝;有的人命數深厚,哪怕經歷了大災大難,也還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能找誰說理去?

對此,很多人會疑惑,如今醫療發達了,不就能讓人福壽延綿了嗎?一般的小病小痛,確實是解決了。可大病大痛,或者意外無常呢?不是醫療技術可以解決的。

閻王要人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能活多少歲,不妨交由老天安排。我們所能做到的,僅僅是活在當下,不負韶華罷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