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相:讓你受苦一輩子的,不過是這一身「皮囊」

01

清代大詩人袁枚,在臨終前,寫下一首絕命詩:「千金良藥何須購,一笑凌雲便返真。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大致意思是,人壽有限,哪怕購買千金良藥,也無法改變生命消逝的現實。對於生老病死,一笑置之就好,沒必要過分擔心、憂愁。

如果有幸見到了玉皇大帝,肯定要跪下來求他一件事,經歷了這一生就足夠了,下輩子,就不要再降生紅塵了。

這,就是袁枚對於人生的豁達,不貪生,也不怕死,靜靜等待着死神的降臨。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於肉體,只要擺脫了肉體,就做到超脫塵世了。

對於這首詩,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袁枚在最後一句要強調「他生永不落紅塵」呢?就為了這兩個字,超脫。

02

只要是人,就會抱怨,為什麼人生如此艱難,生活如此不幸,日子如此難過?

根源是什麼?根源不是別人,也不是環境,而是我們的「臭皮囊」。這一身的臭皮囊(肉體),讓我們感受到了塵世間的酸甜苦辣咸。

成功了,我們會高興,這是肉體的高興;失敗了,我們會痛苦,這是肉體的痛苦。不論是高興,還是痛苦,都從內心傳遞到了肉體當中。

無病無痛,我們會感覺到舒服,這是肉體的輕鬆;卧病在床,動彈不得,我們會感覺到絕望,這是肉體生命活力的流失。一切病痛,都是對於肉體的折磨。

年輕的時候,我們既有活力,也有靚麗的樣貌,這是肉體年輕化的特徵;到了晚年,活力消失了,樣貌也衰老了,這是肉體衰老化的體現。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放不下。

這八苦,是不是都跟我們的「臭皮囊」有關呢?確實如此。正是因為臭皮囊存在,所以我們會被束縛一輩子。

03

自然界,為什麼會讓生物,擁有血肉之軀呢?

我們可以將這個世界,理解為一個遊戲環境,我們都是遊戲當中的角色。而所有的角色,都有他的身體、名字、個人特徵。

我們的肉體,就是獨屬於自己的「自然代號」。有這一個「代號」,我們才能遊走於這個世界,能夠吃喝拉撒,經歷無數的酸甜苦辣,有着喜怒哀樂。

另外,生物的肉體,還代表了一點,那就是自然界的「絕對公平」。我們只是暫時的過客,而不是永遠的主宰,人壽不過百年,終究是要離開的。

宋代大才子蘇軾,寫過一句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我們都是旅程中的旅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永遠都無法在某個地方停留。

人生於世,難道就永遠屬於這個世界?並非如此。隨着我們的肉體塵歸塵,土歸土,那我們終究要離開這個世界,啥都帶不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04

談到這裡,有人會說,為什麼肉體既代表了束縛,也代表了絕對公平呢?

束縛,是因為有很多事,我們是做不到的。比如說,我們無法像鳥兒一樣飛起來,無法像魚兒一樣潛游在水中,無法擺脫世俗的規則而生存。

舉個例子,你要吃飯,就必須要幹活,而沒有人會免費給你提供食物。

吃飯,就是肉體需要能量;幹活,就是為了賺錢,購買食物,來維繫肉體的活力。別人的肉體也需要生存,自然就不會將所擁有的資源讓給你。

再舉一個例子,人從小就要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成為人上人。

讀書,是為了讓肉體獲得生存下去的技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就為了提升肉體的競爭力,有一個高質量的標籤。而成為人上人,是滿足肉體的慾望。

這一切,就是束縛。你不得不讀書,不得不工作,不得不賺錢,不得不滿足慾望,不得不為了某些事而痛苦。

只不過,萬事萬物都有終結的那一天。不論過程如何,大家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百年之後,無你也無我。

05

這個時候,相信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袁枚在臨終的時候會說「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了。

基本上,我們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就將塵世間之事,大致都經歷一遍了。再經歷一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以至於,無數人都會有「超脫」的想法。

佛家談到的「超脫」,就是看淡虛妄的事物,包括自己的肉體,讓心完全跟自然融為一體,心即是真理,心即是自然,心即是宇宙。

我們都是普通人,也沒有那麼高的覺悟,那如何善待自己的皮囊,去過好這一生呢?我認為,就四個字,適可而止。

吃苦,適可而止;享受,適可而止;勞碌,適可而止;休息,適可而止;成敗,適可而止;得失,適可而止。保持好一個度,人生的痛苦,基本就會大大減緩。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