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新生命的降生,給一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同時也意味着父母需承擔更多的責任,其中之一,就是各位新手父母要帶孩子打疫苗。
預防接種是每一個孩子的「健康守護神」,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來病原的入侵。根據中國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孩子們在各個年齡段,要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
那麼,每次去接種疫苗,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帶着大家「雲遊」疫苗接種流程,解答大家的疑惑。
出門前家長
應該準備些什麼?
出門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三點,一是明確預防接種的時間和地點;二是準備好接種必要的證件資料;三是準備好小孩子出門需要的東西,做好他們的安撫和護理。
(1)尋找合適的接種門診,首選離家近,熟悉的接種門診。可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官網、地圖導航等形式尋找接種門診的聯繫方式,聯繫門診了解預防接種工作時間以及是否需要預約,然後按約定時間前往。
(2)整理好相關的檔案資料,包括孩子的預防接種證和健康檔案、家長和孩子的有效身份證明等。如果還沒有辦理預防接種證或丟失了,先聯繫接種門診,詢問具體的辦理流程和資料,準備全了再出發。
(3)出門前要給孩子穿寬鬆、易穿脫的衣服。
(4)可以適當帶一點小零食、玩具、書籍等,接種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同時接種時孩子對打針會產生緊張情緒,需要一些輔助手段來進行緩解和安撫。
到了接種門診
家長和孩子要怎麼做呢?
(1)大家按照預約的時間來到接種門診後,要留意門診的預防接種具體流程。在知情告知登記台,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進行信息登記,明確此次接種的疫苗種類、劑量、接種部位等信息,並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
(2)在登記或諮詢台,大家要如實告知工作人員孩子的健康狀況和既往史,像發燒、腹瀉等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既往發生過嚴重過敏等情況,幫助工作人員判斷此次是否能接種疫苗。
(3)登記和諮詢後,大家就可以等着工作人員安排,進入接種區域進行疫苗接種了。等候期間,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緩解孩子的恐懼和緊張。
接種時
我們應該如何配合接種醫生?
(1)接種前,要配合醫生進行「三查七對一驗證」,大家應該再次向接種醫生說明孩子的健康狀況和既往史,配合醫生核查接種禁忌證。和醫生確認孩子的姓名、年齡信息,查驗醫生拿出疫苗的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有效期等信息。
(2)接種時,要配合醫生安撫孩子,保障孩子的接種安全。接種過程中,給予孩子安慰和心理支持,可以和孩子聊天,通過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正面言語鼓勵,或者使用玩具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3)接種完成後,要使用潔凈棉簽按壓針口幾分鐘,可以達到止血,防止藥物外泄的作用。按壓時要避免揉搓接種部位。
接種後
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1)孩子接種疫苗後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鐘再離開。
(2)孩子接種疫苗後當天不要洗澡,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潔乾燥,防止出現局部感染。
(3)接種疫苗後,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發熱或接種部位的紅腫熱痛,大家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正常現象,通常2-3天就會恢復。但是如果出現≥38.5℃的高熱或持續發熱數天的異常反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檢查並聯繫接種門診報告。
來源:河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