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三月份,《中國詩詞大會》在無數國人的期待中播出了第三季,這個節目一點也不「水」,既有趣又有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從參賽選手到評委,無一不是文化深厚的人,大部分人都懷着一種「看看大佬」的心態觀看。
但是外賣小哥雷海為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大佬的固有印象。
這個節目彷彿一直是高學歷才子的殿堂,因而起初人們對於雷海為沒有寄予過高的期望,然而正是這個不被觀眾重視的外賣小哥在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
雷海為出生於湖南邵陽洞口縣的一個小村莊里,可能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印象中,農村都離不開「土」字,也離不開「窮」字;
從以往來看農村孩子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但這也不能斷定農村裡不出才子。
在4年前的一次詩詞大會節目中,雷海為總算是為農村人爭了一口氣。
雷海為的詩詞大會比賽
《中國詩詞大會》,一天,雷海為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名字,心裏萌生了極大的興趣;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導致雷海為沒有過多的空閑時間,只能擠出一丁點時間一守在電視機面前,看見節目里的青年們對答如流的詩詞。
在看到節目上一個個氣定神閑吟詩誦詞的參賽嘉賓後,雷海為坐不住了,他也想像他們一樣站在舞台中央,用古詩詞抒情表意。
但他又看了看現在的自己,灰頭土臉,穿着外賣員服裝,他感到了此自卑。
但雷海為看到參加男女老少、各個年齡階段各個行業的人都來參加,頓時又找到了點希望。
在心裏反覆鼓勵自己後,他決定鼓起勇氣去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拚搏一次。於是他立馬按照指定的報名方式報了名。
2018年3月26日,雷海為參加節目的錄製正式播出。
出場時,雷海為沒有精心打扮,而是繼續穿着工裝,也大膽地向觀眾朋友說出自己的職業。
雷海為在比賽過程中,展現着不同常人的實力,即便是和名校的選手也能出口成章地對答詩詞、出口成章。
遺憾的是,雷海為最終還是沒能贏了這場比賽。
但這並沒有讓雷海為退縮,反而激發了他更大的興趣,也下定決心說道自己一定會再次回到這個舞台。
重振旗鼓
他沒有食言,在2018年4月4日,他再次回到了節目組舉行的總決賽的現場;
這一次,他像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一路殺到底,最終與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學霸彭敏爭擂。
彭敏畢竟是畢業於名校北大的碩士研究生,打敗普通的外賣員應該不在話下,這是當時幾乎所有觀眾的看法,他們也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彭敏身上。
儘管是這樣,雷海為也卻一點沒有氣餒,他穩中前進,最終,總冠軍獎盃還是到了他的手裡。
這一刻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有無數人為此震撼,也有無數人被他的故事激勵。
那麼一個外賣哥能懂如此多的詩詞,他與詩詞之間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雷海為與詩詞之間的淵源
雷海為雖然出生在農村,但他唯一的愛好便是讀詩詞,恰巧他的父親是村子少有的的文化人,負責教授當地地孩子語文等學科;
受環境的影響,雷海為也頗愛讀書,《題臨安邸》是父親教給他的第一首古詩;
父親教過那麼多孩子,卻沒有發現哪個學生像兒子一樣這麼熱愛詩詞的;
為了支持他的愛好,父親儘可能地找來更多的詩歌給兒子,也希望雷海為能更好地學習,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將來走出這小山村,改變自己的命運。
雷海為在學習方面有着天賦,慢慢地,他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照着這樣的情景,他可以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從此改變自己的人生。
可有時命運如此捉弄人,在他高中畢業後,家庭出現了變故,他沒能去讀大學,從這開始,他外出打工了。
起初他在餐廳做服務員、洗碗工,但薪水太低,不足以支撐生活,後來他又換了銷售的工作。
最後看見外賣行業的收入不錯,便來到了杭州開啟了他的外賣生涯,一路上他吃過許多苦,但他從未喊過累,而是踏實努力地掙錢。
外賣小哥是一份繁忙的工作,每天都穿梭在城市中的各個小區和住戶,每天幾乎沒能一點自己的時間,久而久之容易麻木;
許多同事在閑下來的時間想要極度放鬆自己,喝酒、打遊戲,但雷海為會選擇拿起書本背幾篇古詩,這對他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放鬆方式了。
他將自己許多寶貴的時間都投入給了詩歌,他也不曾料到詩詞能幫他實現人生價值。
好運是努力堆積起來的
對於雷海為的故事,有人覺得他是因為過於幸運,打敗北大才子他靠的是超常發揮,但並非如此;
能夠一戰成名有時靠的本就不是運氣,或者說運氣也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堆積起來的。
從《題臨安邸》開始,雷海為在父親跟前學的十分投入,讀得朗朗上口;
他從中發現了文字與文字之間的韻律感,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小他讀書就比同齡人努力,別人的休息時刻就是睡覺和娛樂,而他的休息時間都是與古詩相伴,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不到七歲的雷海為,就已經接下大量的古詩了,大部分的古詩背誦對他來說也不在話下,他也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考上中文系。
父母看到如此喜歡讀書,又有抱負的他,十分支持,也感到很是欣慰,希望他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雷海為準備高考的時候,家裡陷入經濟困境,沒錢去供雷海為讀書。
但他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攝取,他選擇在當地的一家機電中專學校讀書,學費是公費,而且還能學到一門技術,將來也有個謀生之道;
專科畢業後,他沒有留在家鄉工作,而是獨自一人去了很多地方。
在掙錢的忙碌中,雷海為一直沒有停止對知識的學習以及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無論在哪裡打工,他的床頭都會放着待看的書,書香一直伴隨着他。
條件不充裕的時候,他經常在電視劇里抄寫出現過的詩詞;
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俠客行》在一次偶然中火熱播出,當時雷海為還在飯店裡吃飯,聽到其中一句詩後一時間忘了吃飯,看得目不轉睛。
為了找到這首古詩,他去了書店翻到了這本書,看了看裏面的詩詞就努力把它背了下來,也被裏面的詩句勾得魂牽夢繞。
之後,他發現了這是一個好辦法,既然沒有錢買這些書,那就每天抽時間來看,然後邊看邊背下來,隨着要記的古詩越來越多;
雷海為一時半會兒也記不住,只有每次去書店的時候拿着小本子悄悄地記錄古詩,書店工作人員其實知道,對他的行為很是理解。
對於雷海為來說,書、詩詞是他一切精神食糧的來源,只要他陶醉在詩詞的海洋中,他彷彿就能忘記一切煩惱;
詩詞也一直給了他前進的動力和對未來的美好嚮往。
他背了很多詩,發現其中最常提到的地方就有杭州。
這不由得讓雷海為對杭州充滿期待嚮往,於是在2008年,他來到了杭州這座城市。
也正是在這座大城市,他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於是他報名了成人高考,最後拿到了大專證書。
從學校離開,雷海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嘗試了很多工作,最終當了一名四處送貨的快遞員;
直到他發現美團、餓了么等外賣企業的快速發展,於是買了一輛小電動車,不分白天黑夜地送外賣。
為了學習,雷海為隨身帶着一本書,每當他有一份空閑他就把書拿出來看,這樣的生活過去了三年後,他登上了央視的舞台。
他的人生道路磕磕絆絆,十分坎坷,但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他都像只不被打敗的小強,努力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戰,越努力越幸運;
在人生路口的任何角落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追求,時常拿起小本本爭分奪秒地學習。
知識改變命運
雷海為或許從來都沒有想到會詩詞會是自己人生的轉折點,也沒有想到會因為參加了《中國詩詞大會》而一戰成名。
成為本次《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後,由於節目的影響力巨大,不久後,身邊的人紛紛前來恭喜他。
雷海為的熱度瞬間上升,吸引了新聞記者們,他們想為雷海為做一個專訪,廣告商也從雷海為身上看到了商機,花錢想讓他做宣傳;
一家公司更是許諾,入職立即百萬年薪。身邊的人也勸諫雷海為換掉這個職業,去別處謀生路。
最終,雷海為全部拒絕了,仍然回到了外賣員的崗位,雖然他知道自己已經很火了,但他打心裏地清楚,這些只是暫時的;
自己的熱度也會隨着時間而淡化,之後並沒有什麼價值,對他來說踏實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正確之道。
因此,面對身邊的種種誘惑,他都一一拒絕,回到自己之前平凡的崗位。
雷海為周圍的朋友對他的選擇表示很不理解,還是前來勸說他,他耐心地跟朋友說道自己的想法,總冠軍只是一時的榮譽而已;
他當初來到詩詞大會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成名,只是對詩詞的熱愛,想要藉此機會學習和交到熱愛詩詞的朋友。
對於工作,他想要的是踏實穩定,而不是靠一時的熱度吃飯,說完後 ,朋友也都支持了雷海為的做法。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雷海為繼續回到了之前外賣員的崗位。
他遵從自己的內心,也不忘初心,還是跟以前一樣,他一邊在踏實努力地賺錢,一邊抽空閑的時間看書、背詩詞。
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一八年七月,一個理想的工作機會來到了雷海為身上。那天他正在送外賣,卻收到了一位老師的信息。
他說自己是四川某培訓學校的教職工,找雷海為的目的是想聘請他為教研老師。
這位老師說他知道雷海為在古詩詞上的造詣,覺得他一定能勝任教授古詩詞順便編寫相關教材的工作。
雷海為感到無比的驚喜,他本身就十分熱愛古詩詞,並且也能夠將自己的學識傳遞給學生們;
校領導也十分重視和欣賞他,因此這個工作對於他來說再適合不過了,他立馬答應了下來。
雷海為一直勤勤懇懇,之前做着又苦又累的工作都十分有活力,更別提如今幹着自己喜歡的事業了;
他自從接任老師後,努力地做好老師的本職工作,整天和喜歡的古詩詞打交道,他的生活變得幸福而又多姿多彩,還開了培訓班。
倘若當時,他答應了做一個名氣高的網紅,可能到如今自己已經是一個被遺忘和被時代與潮流淘汰的產物,也就不會遇到現在這樣好的工作機會。
你的人生暗藏機遇
《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綜藝節目讓我們見識到了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崗位出來的優秀人才;
也讓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卧虎藏龍的潛力股。通過節目組的介紹,我們也能有機會了解他們的經歷。
剖開他的成長經歷和閱歷,我們才能知道他背後的努力和積累的深厚的文化內涵。
媒體上、電視上有許多這樣類似的平台,講述着許多平凡人士不平凡的一生,這些節目給我們傳遞了文化與知識的同時,更是向我們傳遞了正能量;
鼓勵着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堅定自己的選擇,努力地勇往直前。
雷海為的例子告訴我們,世界上所有的努力是有回報的,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如果事與願違,不要泄氣,一定是另有安排,要是過得不如意,也一定不要放棄追求美好,努力堅持,生活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回饋你。
-完-
作者 | 劉吉思勤
編輯 | 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