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糖婆婆腳部出現壞疽,暖心醫生為她保住右足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袁嘉欣 朱秋紅 曹京

七旬糖友王婆婆近日腳部出現壞疽,武漢市武昌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胡太兵妙手救治,為她保住右足。1月24日,在接受醫生電話回訪時,王婆婆連連道謝,並表示壞死處已開始長出新肉,最近她在家人的攙扶下可以緩慢行走了。

前不久,79歲的王婆婆因糖尿病足導致右足疼痛,到武漢市武昌醫院關節外科接受治療。入院後,該科副主任醫師胡太兵了解到,她右足疼痛長達3個月之久,期間服用止痛藥也僅能短暫緩解。

經過檢查,胡太兵發現,由於王婆婆前足背和趾尖已經出現局限性壞疽,如果不抓緊治療,右足難保。考慮到老人年齡較大,且有基礎疾病,他立即與關節外科專家團隊制定了符合王婆婆需求的方案。專家團隊經過商討,決定為患者實施脛骨橫向骨搬移術。

武漢市武昌醫院關節外科專家在為患者查房

術前,王婆婆因對手術情況不了解而擔憂,整夜睡不着覺。胡太兵便耐心地向王婆婆解釋說,橫向骨搬移的治療方式,是通過對脛骨的牽拉骨塊,從而刺激下肢微小血管再生,重新恢復下肢血液循環,使因血管閉塞造成的組織壞死趨於緩解直至痊癒,對患者的損傷較小,術後恢復也快。王婆婆聽了胡太兵的介紹,這才放心下來。

第二天,胡太兵與關節外科專家團隊對王婆婆進行了脛骨橫向骨搬移術,手術順利完成。

術後,經過一周的護理與觀察,王婆婆終於能出院回家。「謝謝你們的治療和照顧,我可以回家過團圓年了!」出院前,王婆婆激動地握着胡太兵的手說道。

1月24日,在接受胡太兵的電話回訪時,王婆婆感激表示,腳壞死的地方已經開始長出新肉,最近在家人的攙扶下,她可以緩慢行走了。

「除了電話回訪,平時我也會將手機號留給出院的患者和家屬,讓他們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聯繫我。」胡太兵說,除了正常門診和手術外,自己還會利用個人休息時間,為患者答疑並給予鼓勵。即使是出院後,患者仍需要定期進行康復鍛煉,這時醫生的專業建議也十分重要。

該院關節外科主任王國波提醒,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關節變形、足部皮膚顏色變深等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到醫院就醫。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