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樹》中有這麼一句話,「當我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人間便沒有什麼能將我折磨。」家庭教育中,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就是把荊棘當作鮮花,實現人生的美好。
抄書打卡第29天,今天繼續讀到維尼老師《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長的心理魔法》第七篇「陪孩子走過青春期」。學習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重新審視自己,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想法,有效進行青春期家庭教育等內容。
安然走過青春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是父母成長的一次新機遇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有了更多獨立、自主、自尊、自由的要求。孩子要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就必須「心理斷乳」。叛逆是少年期孩子「心理斷乳」的表現,是孩子成長的必然。
這個時期父母經常面臨這樣的困惑:「女兒自從上了中學,就對我們沒話了,還常常一臉心事的樣子。你問她,張口就說『別管我,說了您也不懂』。這是為什麼?」「十幾歲的兒子剛剛要長大,父母的話就不靈了,常常和我們對着干。這是為什麼?」
有這樣一個案例:女孩18歲了,讀大一,因為疫情一直待在家裡。有一天下午三點,女兒有網課,但兩點的時候,父親看到女兒還躺在床上,掀開女兒被子拍了一段小視頻,發在了家庭微信群里。母親看到了視頻,認為孩子很不乖,不懂事,回到家中就責怪孩子。女兒躲進了房間,父親沒敲門就衝進了女兒房間,掀開被子問女兒:「你怎麼又睡了?」女兒覺得很委屈,因為父母做生意忙,自己在家時都會幫忙做些家務,結果母親不分青紅皂白就責備她,父親屢屢掀她被子,她被激怒了,於是拿起了剪刀……事情雖然沒有升級,但問題是,一直到最後,父母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始終覺得問題出在女兒不懂事,不聽話!
面對青春期的這些情況,維尼老師在這篇中講到,父母需要審視自己的方面有:
1.是不是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想法;
2.是不是給了孩子較多的自主自由;
3.是否考慮了孩子的感受;
4.是順應了孩子還是和孩子彆扭。
如何進行青春期家庭教育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如何與孩子一起成長
傾聽。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易怒易爆的特徵,需要保持冷靜,耐心傾聽。傾聽、交談時間一般選在孩子高興的時候。交談時家長不要高高在上,談話的話題不要老是圍繞學習。當你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無形間已經降低了彼此衝突的幾率,更有利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說服。這是家長最常用的方法。但千萬記住:不嘮叨,不指責,不比較,不發火,不講偏激的話。家庭成員意見要一致,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拆台。
書信。如果孩子不願意坐下來好好說,可以寫個紙條或短的信件,放在孩子的書桌上,如《傅雷家書》的家長,用書面形式溝通,體現書信的教育力量。
示範。家庭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的榜樣作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起到示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一定先做到,家長不做低頭一族,才可能要求孩子不沉迷手機網絡。
維尼老師在這一篇章中,還講到進行青春期家庭教育的5條原則:
1.先理解和接納孩子;
2.降低要求,多順應孩子的心理;
3.疏導孩子的情緒;
4.和孩子成為一夥的;
5.體驗成功或失敗的感覺。
給孩子一個不走彎路的理由
——————————————————————
秋實99,陪您一起讀書。今天繼續讀到的是關於家庭教育的內容,陪孩子一起走過青春期。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分享和收藏,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的點個關注[來看我][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