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哭聲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新手爸媽要學會聽懂寶寶哭聲的不同需求,寶寶哭聲的需求都聽懂了嗎…
解讀寶寶哭聲信號:
餓了∽(neh~neh…)
當寶寶餓了,嘴巴作出吸允的動作,腦袋左右擺動,發出neh~neh的哭聲,哭聲由小變大,很有節奏,這個時候就要及時餵奶。
困了∽(own~own)
當寶寶哭聲大,像owh…不耐煩地哭,並邊哭邊揉眼睛不斷打哈氣欠,就是寶寶困了。
受到驚嚇∽
突然發出刺耳的哭聲,哭聲急並洪亮,這時寶寶是害怕了,此時要馬上抱起寶寶進行安撫。
不舒服∽(heh~heh)
當寶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扭來扭去,發出類似heh…的聲音,當我們聽到這種聲音時就要及時檢查寶寶哪裡不舒服。
熱了∽
煩躁大哭,臉部潮紅,手腳過熱,後脖頸濕潤出汗,這時就要為寶寶減少衣物,帶寶寶到涼爽處,就會停止哭泣。
冷了∽
身體捲縮,哭聲輕微低沉,手腳冰涼,這時應當為寶寶加衣,寶寶暖和就會安靜了。
拉便便∽
這種哭聲較輕,會發出嗯∽嗯的聲音,大多會在睡醒時或者吃奶後哭啼,表現為身體扭動,不停地蹬腿,給寶寶換個乾淨紙尿褲就會停止哭鬧。
腸絞痛∽
大聲哭鬧,憋氣似的哭聲,大多數發生在黃昏或者傍晚,哭的時候面部通紅,小手握緊拳頭,小腳向上蜷縮,腹部逐漸發漲或者咕嚕咕嚕響
尿濕了∽
哭聲連貫,身體扭來扭去,小腿亂蹬,眉頭緊鎖,有這種表現時看看寶寶是否尿了。
要抱抱∽
哭聲平緩,哼哼唧唧的四處張望,如果沒有回應哭聲就會越來越大,抱起寶寶哭鬧就會停止。
每個寶寶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多分辨,讀懂嬰兒語言並不難,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嬰兒語,更好地和寶寶交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