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儘早戒掉,小心孩子性早熟

如今生活越來越好,很多孩子都喜歡喝飲料,吃零食,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吃點也關係,頂多就是胖點,以後再減減肥就行了。其實,不良的飲食習慣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肥胖問題,還有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增加性早熟、癌症的概率。

我們羅列了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家長們可以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一、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1、用零食代替正餐

零食大多是高油、高鹽、高糖等成分的,尤其是炸雞、燒烤類零食,很容易給身體帶來滿足感,因此很多孩子都是越吃越愛吃。但是,零食的添加劑和調味劑太多,對孩子的身體影響很大,提供的能量和營養也不及正餐全面、均衡,長期攝入還容易引發肥胖和兒童性早熟。

2、把零食作為獎勵

有些家長會把飲料、零食作為孩子的獎勵,殊不知,這根本不是獎勵,而是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和飲食習慣造成惡劣影響的行為。

3、不吃早餐

由於趕時間或者賴床,有些孩子會選擇不吃早餐。但是,早餐的營養關係著孩子一天的能量供給和精神狀態,如果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吃得不夠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以及接下來的學習。

4、晚餐吃太飽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中午在學校吃得不夠好,就會準備非常豐盛的晚餐。有的孩子不喜歡學校的飯菜,或者看到晚餐都是自己喜歡的菜,就容易胃口大開,吃得很飽,加上晚上的運動量較小,會導致過多的熱量合成脂肪,不僅容易積食,還容易發胖。

5、不好好吃飯

可能很多家庭都出現過以下3種情況:

  • 非要家長哄着,不然孩子就不吃飯
  • 孩子總是不在餐桌上吃飯,如果強迫他就哭鬧
  • 孩子每次吃飯時都喜歡玩玩具或者看電視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的表現,長期以往,會造成孩子吃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等多種不良影響。

一種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從孩子一歲後,家長沒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來受累的還是家長自己,而且會耽誤孩子的成長。那麼,如何讓孩子慢慢地養成好習慣呢?家長謹記以下3點!

二、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1、營造良好的飲食氛圍

家長應該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飲食氛圍,讓孩子在安靜放鬆的環境下吃飯,不要開電視,也不要讓孩子玩遊戲、玩具這些會分散精力的事情,最好每天在同一時間、地點、環境下吃飯,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飯這一件事情上。

2、一日三餐規律飲食

孩子吃飯應該有規律的時間,不可過晚也不可過早,不要頻繁的進食也不要一整天只吃一頓。有的孩子喜歡在放學後買零食,這會導致正餐延後、攝入量減少、營養攝取不足等影響。

3、規定時間內吃飯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用餐時間限制在20-30分鐘內,過了這個時間,孩子不可能會吃下更多東西,而且這樣也能幫助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孩子吃飯總是拖拖拉拉,時間到了還沒吃完,等到餓的時候,他就知道下次要好好吃飯了。

4、讓孩子自己吃飯

如果孩子在一歲前,家長一直喂飯,那麼一歲後家長要改掉這個習慣,給孩子提供飯菜之後,教孩子自己吃。一開始可能會有點難,家長要有耐心,不要生氣也不要幫助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養成自主吃飯的能力了。

5、帶孩子一起去買菜

如果有時間有機會,家長盡量帶孩子一起去買菜。在買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食物,讓孩子自己對食物做出選擇,回家後還可以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摘菜、洗菜的事情。

以上幾點你家孩子都做到了嗎?如果沒有,請爸爸媽媽及時幫助孩子改正哦。

當然,飲食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較長的時間裏慢慢培養,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