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為什麼必須補充鐵劑?如何補?建議家長收藏


正常足月兒從母體中吸收的鐵儲存在肝臟中可夠用5一6個月。但早產兒由於提前降生,從母體中吸收的鐵劑量少,多在出生6周就差不多用完了。而此時正處嬰兒期的寶寶骨骼造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所以極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現象。

那麼,早產兒如何補充鐵劑呢?

早產嬰兒在出生一個月後就必須開始補鐵,母乳中的鐵含量少,易被消化和吸收,因此,只用母乳餵養的早產兒需補充鐵劑。雙胞胎或是寶媽患有缺鐵性貧血的足月兒,從第一個月起就要開始補充鐵劑,以預防貧血。如果是吃強化高鐵奶粉的嬰兒,則不需要另外補充鐵劑。

確切說,應該通過嬰兒的血液檢測來確定補充量,然而嬰兒一旦開始吃母乳以外的東西就很難計算鐵的攝取量了。隨着嬰兒的不斷長大,輔助食品的不斷增加。嬰兒可以從輔食中獲取鐵質了,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出生後一年內早產兒都需要補鐵。

添加輔食的寶寶輕度貧血,應該通常飲食調整加以糾正,如雞血和鴨血中鐵的含量很豐富,可以直接通過腸道吸收,是補血佳品。另外豬,牛,羊,魚,雞,鴨,肝臟,禽蛋含鐵量較多,這些食物鐵的吸收也好。不過,大豆製品在植物類食物中的含鐵量也很高。吸收率也較高。注意飲食均衡,補充水果和蔬菜有助於鐵的快速吸收。如果血紅蛋白偏低,一般改善飲食就可以慢慢緩解,不一定要吃補血藥,因為葯補不如食補。大寶們都記下了嗎?


點個關注,歡迎點贊評論,下期見!祝大家好運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