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初體驗

一則爆火的新聞是關於喪偶式育兒的初體驗!

其實內容很簡單,是兩位一起合租的室友中的一位養了兩隻貓,貓是充滿了好奇心的小動物,所以即便她有一個主人,可也沒妨礙她和另外一位室友相處的也很融洽。

恰好這位室友也愛貓,所以她很開心地和來她屋裡串門的小貓咪玩在一起!

每天過上有貓擼的快樂的生活!

你以為這就是極致的快樂了嗎?天真!當然不是!

極致的快樂點在於,她擼貓,玩貓和吸貓都是白享受來着。她不用參與喂貓,給貓梳毛當然也包括給貓收拾排泄物的煩惱!

總之她享受了兩隻貓兒帶來的所有歡樂,但是卻完美規避了養育的辛苦!

是不是和現代的喪偶式育兒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養育子女到底是誰的責任最大,可以從我國古代名言就能看出端倪。

養不教,父之過!

說的就是孩子教不好就是父親的過錯,說明這個當父親的完全沒有承擔一個父親的責任和義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父親!

然而在現代由於喪偶式育兒的例子層出不窮,竟然還有人會為了掩蓋父親這個角色的錯位,而將這種完全錯位的教育方式美化成為一句段子:「父親養孩子活着就成。」

接着就催生了許多短視頻上的博主,都在用搞笑的父子相處模式來說明父親帶孩子有多麼的不靠譜。

這種典型推卸責任的方式不僅沒有引起憤怒,還能讓很多母親們找到了驕傲的點,至少她的丈夫要比視頻上的爸爸要負責一些!

圍魏救趙式樣的經典推卸責任案例,不僅不譴責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冷漠,反而還要讓他們在一片比爛式的育兒視頻里找到自己人生的唯一高光,就是比視頻里的男人要負責一些!

有父愛,但是不多!

能教育孩子,但是恰好屬於室友級別!

擺拍,顯擺,和發朋友圈的時候,我才是孩子的父親,這天下除了我這個父親還有誰比我更愛她!一個個都是女兒奴,兒子控,所謂朋友圈孝子和慈父並存了!

但是具體到孩子吃飯,穿衣,睡覺,喝奶的這些細小問題的時候,就是我不會,我不能,我不可以!

妥妥地拒絕了!問題就是不會,學都學不會的那種!

尋思他們也不傻,怎麼會學不會了。當然不是真的學不會,只不過是不願意浪費時間在教育孩子身上,和遊戲,吹牛還有給美女點贊這些能帶來瞬間快樂的事情比起來,養育孩子實在是一份漫長還很枯燥的責任!

工作可以拖時間,養育孩子卻不能靠着時間來改變,只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付出,才能將一個孩子養育成大人模樣!

所謂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說的就是養育的辛苦!

然而這部分辛苦都是婚姻中的沉沒成本,看不到,摸不着,甚至還能將來孩子長大萬一不成才,還能成為別人嘲笑你的一個痛點。「孩子都教不好,真不知道能做得好什麼?」

一邊是辛苦養育孩子的母親,一邊是口惠而實不至的父親,遇到這種喪偶式育兒的男人就直接將孩子扔給他,讓他知道孩子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一個家庭的延續,應該是夫妻雙方共同照顧!

能夠開出最好花朵的玫瑰,一定是因為有了園丁的辛勤灌溉!

聰明伶俐的孩子也並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因為有了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將一塊頑石頭變成一顆鑽石!

希望這世間少一些喪偶式育兒,多一些責任、義務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