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乾貨|托育園老師與家長溝通小技巧

作為一名托育老師,除了與孩子打交道之外,還要與孩子家長打交道。現實生活中,不少托育老師與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往往遊刃有餘,但是在與孩子家長打交道的時候卻容易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導致溝通不暢,從而沒有起到家園共育的良好效果。



究其原因都是缺乏對溝通技巧與禁忌的了解。很多托育老師由於表達分散、順序錯誤、邏輯不清,導致家長厭煩、誤會,甚至退費,一個好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展現園區的專業度,還可以增強園區和家長之間的粘性,為後期的續費業務以及轉介紹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對老師和家長溝通方式的培訓。
有些托育園區沒有把溝通當做一件正事,認為溝通誰不會呢,後來發現問題越來越多,而且每個老師犯的錯都是相似的。因為「溝通障礙」、「溝通不嚴謹」,導致家長理解偏差,誤會。甚至被「溝通」退費的!下面引領右腦托育專家給大家梳理了溝通流程和標準,你會發現:普通的溝通藏了這麼多「玄機」,運用這套模式後,家長越來親切,很少發生「溝通矛盾」。
一、與家長溝通六部曲
第一步:發送孩子在園的圖片、視頻;
第二步:發送一段孩子在園學到的東西;
第三步:孩子做得優秀的,怎麼引導發揚;
第四步:孩子做得不足的,家長協助改正;
第五步:結合孩子性格、習慣、敏感期、發展階段給家長一些成長、溝通、親子建議;
第六步:以講故事的手法,分享孩子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一件小事。這種溝通方式將會獲得所有家長的好評。



二、家長溝通五件事不要做
1.不要直接發語音,先徵求家長意見;
2.不要分很多段話說一件事,在備忘錄編輯好,排序列後發給家長;
3.不要直接說孩子的「壞習慣」,先揚後抑;
4.不要一直說,多聆聽家長的想法和建議;
5.不要在日常溝通後談「錢」和推銷,以免家長懷疑溝通存在水分的嫌疑。
三、家長溝通五件事必須做
1.要為孩子多爭取愛和自由;
2.要對家長的風格習慣有基礎了解;
3.要主動談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
4.要多站在家長角度思考孩子的成長;
5.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和隱私,用你的態度影響家長行為。



四、與家長溝通的思維
1、為什麼先發圖片和視頻?
因為親切、直觀、可視化、不用思考,直接沉浸式開始對話。想要家長快速回應你,就不要讓對方思考。
2、為什麼優秀和不足要先後發?
「先聽好消息,再聽壞消息」的心理模式;只有「家長樂於接受孩子優秀」,然後才會正面思考「孩子的不足」,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喜歡別人講自己的孩子不好的地方,即使是家長心知肚明的。好壞都說明你對孩子觀察全面,讓家長感受到認真、負責。
3、為什麼要講發展階段和敏感期?
和家長溝通孩子當前年齡段的五項發展水平、敏感期、會有什麼正常「壞行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主動告訴家長,顯得你專業負責;當家長遇到問題請教你時,再秀「專業」,效果就不好。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即使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溝通,就需要運用到老師專業知識、說話技巧、耐心、細心和豐富的經驗,同時具備這幾項品質的優秀老師可遇不可求,那當園區招聘的是一些新老師該怎麼辦呢?這就體現出了技能培訓的重要性。加盟引領右腦品牌旗下的托育項目,師資培訓一站式解決,你還等什麼呢?
教育在路上,我們從未停止!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引領右腦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