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X線或CT後發現懷孕了,孩子到底能不能要?

人們都害怕「輻射」。

也許是因為二戰原子彈的殺傷力太大,或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周圍可怕生物的傳說太多。

總之,人們對所有「有輻射」的東西都產生了心理陰影。總覺得被「輻射」後,自己就可能產生突變甚至畸形。

醫學常用的檢查:X光和CT,也因有「輻射」(儘管非常少),而被人們潛意識的排斥,能不做就不做。

而在我國,孕產婦被當作「特殊群體」,平日生活里都有着無數流傳下的禁忌,更別說拍X線做CT被輻射了。

其實也可以理解。我們本身對X射線就有恐懼,平時自己吃點射線都不願意,更別說懷孕之後,讓小胎兒受到X線照射了。

坊間也有傳言:如果拍了X光片,最好三個月內別要孩子。

那麼,受了X線照射真的要等三個月後才能懷孕嗎?

孕期拍了X光片真的會影響胎兒嗎?拍了X光片或CT後發現已經懷孕,真的要去做流產嗎?

答案是:假的!

1.脫離「劑量」談輻射損傷,都是耍流氓。

大家都熟悉「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句話,實際上,脫離劑量談輻射損傷也都是耍流氓。

對於這一點,非常多的研究已證實: X射線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和幼崽,甚至胚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是存在閾!值!的!

簡單說,就是:並不是一接觸輻射就有傷害。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

2.影響胎兒的最小輻射劑量是多少?

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確定的。美國婦產科協會(ACOG)於2017年發佈的相關指南指出, X射線輻射對胎兒的影響和風險,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1)胎齡;(2) 射線劑量。

即,不同胎齡,會對應不同的射線安全劑量。

那麼,這個劑量是多少呢?最小劑量是多少呢?

這個數據也是明確的:(1)妊娠0-2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50-100mSV(豪西弗),主要影響是胎兒死亡;(2)妊娠2-8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200mSV(豪西弗),主要影響是先天畸形;(3)妊娠8-15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60-310mSV(豪西弗),主要影響是智力和畸形;(4)妊娠16-25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250-280mSV(豪西弗),主要影響是智力。

所以,你可以看到,所有胎齡里,最小的影響劑量閾值是:50mSV(豪西弗)。

換句話說:只要射線劑量別超過50mSV(豪西弗),就不會損傷。

3.醫院的X光和CT,射線量有多大?與50mSV這個值比呢?

雖然不同情況下,不同醫院的 X光和CT的輻射劑量數值會有輕微變化,但變化非常小。一般情況下:一張普通胸片:0.02mSV一張膝關節X線:0.005mSV一張普通牙片:0.01mSV一個頭部CT:2mSV一個胸部CT:8mSV

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檢查的輻射劑量,與前面說的50mSV相比,低了太多。

想要達到50mSV,要連着拍2500次胸片,就是輻射最大的胸部CT也得連着做6次。誰會這麼干呢?

看到這是不是放心了!!孩子當然能要!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妊娠期間禁忌使用放射性碘同位素治療

關注我,每天跟大家分享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