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多語言的孩子,究竟哪裡出眾?

外語學習越來越被認可,幾乎每個孩子都在接受不同程度的外語學習,那麼,學習第二語言,孩子會收穫到什麼呢?相信不少家長朋友們還停留在「因為別人學所以我們也得學的階段」……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多語言學習的益處,讓各位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語言培養的動機。從理論上看,語言學習研究先驅Gardner和Lambert將外語學習的原因和動機分為兩大類型:

實用型和情感型。

前者將語言當做實現目的的工具,比如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後者則是出於對語言的熱愛,以及想成為該語言群體的一員的願望。

- 實用型 -

多語言的實用型益處有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動機是獲得只提供給雙語者或者多語者的工作機會。懂另一個國家的語言會使出國旅行和留學更容易。可以同更多的人交流,拓展發展機會。

如果兒童能夠早些開始學習外語,其實有很多適合他們年齡的教學方式:

比如結合音樂、故事、遊戲等,不僅可以讓學習變得輕鬆也可以避免長大後再把外語作為學科來學習的枯燥,若是能夠精通幾門外語,還有機會在外交及國際經貿領域大顯身手,幫助不同語種的人們架起文化理解的橋樑。

- 情感型 -

情感型動機是指將語言學習視為提升文化素養的手段,或者為了獲得對該語言群體的歸屬感而學習語言。說話不帶口音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被該語言群體所接受。

現在了解到語言教學的基本動機,我們來看一下孩子們將來的收穫。

▧ 語言是打開民族文化寶庫的鑰匙

語言給了孩子一把特別的鑰匙,讓他們能夠打開各個民族文化的寶庫,而即使是最好的翻譯有時也不能完全還原原文語言的魅力。

正如雙語詩人(愛爾蘭語/英語)Nuala Ni Dhomhnaill所說,不同版本的翻譯強調原文的不同方面,就如鑽石的不同切面折射出的是同一塊石頭不同的光線和色彩一樣。

許多研究表明,經過多語培養的孩子,不僅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還擁有其他方面的天賦。他們既能使用語言,也能「看到」語言。

要理解這個觀點,我們可以把詞彙想像成窗口。透過窗口我們可以看到詞所代表的事物或者概念。所以如果我們說「狗」,你的腦海里便會浮現出一隻毛茸茸、會叫的動物。

這時「狗」字的寫法其實並不會引起你的注意,而是將你的注意力透過這個詞引向了那個動物。但是如果我問「狗」字有多少筆畫,這個字就不再是那個能看見小狗的窗口了。

為了數清筆畫,字本身也成了一件「事物」。年幼的多語言兒童經常在不同語言間多次轉換。他們對語言的意識和認知得到了更大發展,在字與聲音之間建立了更強的抽象聯繫。

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家Ellen Bialystok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多語言兒童除了能夠透過字詞看到所指的事物外,還能看出詞的發音和音節。這方面他們比同智力水平的單語兒童發展得更早。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Jean Piaget曾做過一個知名的實驗,測試孩子們對字詞與概念之間的抽象關係的理解程度。他問孩子們:「如果把太陽和月亮的名字互換,那麼在夜裡應該是哪一個掛在天上?」

他發現大部分孩子都能互換名字,正確地回答太陽會出現在夜晚的天空,接下來,對孩子們來說較難回答的問題,「那麼夜晚的天空看上去會是什麼樣的」,孩子們堅定地認為,在晚上天空會變得很亮。

既然只是名稱互換,並不是兩個物體本身互換,夜晚的天空仍然應該是黑的。多年之後,多倫多大學的Jim Cummins也做了這個實驗,他的研究顯示,在回答Piaget的太陽和月亮互換的問題時,雙語的孩子比單語的孩子回答得更好。

在條件相同下,多語者在使用新詞並保持句子原意的能力上更勝一籌。

▧ 多語兒童比單語兒童更早進入讀寫階段

Ellen Bialystok在語音意識任務測試中比較了英語單語者和三組雙語者。分別是西班牙語/英語、漢語/英語、希伯來語/英語。

他們讓6歲半的孩子數出一個單詞里音節的數量,比如p-a-t有三個音,a-g-ai-n有四個音。最後結果為,西班牙語/英語,希伯來語/英語這兩個小組表現最好。英語單語者的成績是四個小組中最低的。

在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在標準化閱讀測試中只是檢驗孩子們能否認出圖片和字母,但是到了小學二年級,各組之間的閱讀技能上的差異就開始顯現。多語言教學的小組比其他組表現更好,而且這種優勢一直保持下去。

▧ 思維更加靈活

多語者的另一個優勢體現在思維靈活性方面。在處理問題時,多語者能夠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結果顯示,在解決科學問題時,多語者提出的假設比單語者多三倍。思維能力被認為是創造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 選擇性注意力更強

選擇性注意被叫做「執行功能」,這種能力在2-5歲之間發展起來,在青少年時期逐漸加強,但之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多語言者不分語言、不分年齡,在選擇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方面都表現得更為優秀。

▧ 視野開闊,理解他人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說英語和印尼語的人對同一事件的理解可能不同,而原因是他們各自的語言在描述事件方式上存在差異。她向人們展示了三張表示動作的圖片:

第一張是一個男人的腿向後抬起,正要踢球;第二張是這個人剛剛把球踢出去;第三張是另外一個人做出了和第一張圖片一模一樣的動作。

受試人需要回答哪兩張圖片更像。大多數說英語的人會說第一張和第三張更像,因為都是「一個人正要踢球」;而第二張中「他已經把球踢出去了」。

印尼人則不這麼看。在他們的語言中,並不一定要用動詞變形來表明「正要踢」和「已經踢」的區別,也就是說這兩個動作都可以說成「踢」。三張照片都可描述為「一個男人在踢球」。

試驗中,大多數印尼人的回答都反映出了這種模式。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的確會受到語言影響,多語者則受到幾種語言影響的共同作用。他們能夠意識到,其實很多時候「正確的觀點」不止一個。

他們更容易明白自己的觀點只是眾多觀點中的一個或兩個,他們對別人的不同意見更加包容和理解。

總而言之,孩子本身就是一座寶藏,就看我們怎麼來挖掘。多語帶給我們更好的智慧,幫我們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語言可以傳達文化中蘊藏的智慧,不同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多語言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從而增強身邊家庭成員的信念,堅持下去,一定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