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扁平足?先拿起孩子的鞋子看看

寶媽們有沒有這樣的苦惱:拿起寶寶穿的鞋子看,發現鞋底內側經常磨得破破爛爛,如果有這種情況一定要檢查孩子是否有步態的異常,或者扁平足。今天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就聊聊孩子的扁平足。

扁平足

扁平足又稱平足,指任何骨、韌帶肌肉生理異常,導致足內則、外則縱弓和橫弓出現塌陷或消失,常伴患足外翻。扁平足出現了足部疼痛癥狀的,稱為平足症。

那麼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有扁平足呢?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自測方法:

找一張乾淨的A4紙放在地上,腳底沾水,踩在紙上,觀察上面的足印,對照下面這張圖,可判斷屬於哪個程度的扁平足。

1、輕型:足縱弓降低

2、中型:足縱弓消失

3、重型:足縱弓消失,並有足內側緣凸,起距骨頭移位至足跖側即內踝的前下方。

在此要注意的是,足弓不是一出生就有的。一般0到3歲的足部的脂肪較厚,肌肉力量較小,會出現生理的扁平足;3到6歲足部骨骼開始骨化,這時足弓逐漸形成;7~10歲時足弓發育完全成熟,形態基本穩定。

如果孩子6歲左右還沒足弓形成,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南醫三院兒童骨科姚京輝大夫提醒大家:如果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孩子走路易疲憊、疼痛、進行體育活動時彈跳力及平衡力差、足部不美觀、走路外八字等;距下關節等足關節更早出現退行性變及關節炎;後期可能出現下肢或脊柱代償性改變,如脊柱傾斜、腿型不直、膝踝關節疼痛不適、足底筋膜炎等。

一般沒有癥狀的扁平足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已經出現了上述走路疲憊、疼痛等癥狀,就要干預治療了。

保守治療方法有:

1、康復訓練:做踮腳的動作,可以鍛鍊形成足弓的各部分肌肉力量。

2、支具治療:定製足弓墊、功能鞋等,給足部一個對抗地面壓力的緩衝保護,可以起到緩解疲憊、疼痛的作用。

手術治療

如癥狀明顯,且保守治療無效的,就要行手術治療了,目前的手術治療方式有:距下關節制動術、關節融合術、截骨手術、其他輔助軟組織手術等,根據不同的年齡、病因、癥狀、病情進展程度具體而定。

部分扁平足孩子運動潛能較差,可能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家長也要細心留意疏導。建議大家如果無法自行判斷,建議及時到醫院請醫生確診治療。

骨科姚京輝大夫祝您健康快樂每一天,轉發出去手留余香!謝謝!#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