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2021年01月24日00:36:14 育兒 1956

小話題:情商低家長有密不可分的責任

情商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你會發現你身邊高情商的人,日子會過得順風順水。與他相處,你不會感覺到有絲毫的不舒服。

如果高情商的人想要跟你交朋友的話,那很多時候其實你是拒絕不了的,沒有人會拒絕跟自己氣場特別合的人相處,那麼什麼樣的人情商是高的,什麼樣的人情商是低的呢?李玫瑾曾說過:很多時候通過一個人吃飯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一般都有這3種表現

小麗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父母嬌慣爺爺奶奶寵溺,性子也比較特立獨行,這天小麗的奶奶帶着小麗去姑姑家做客,姑姑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紅燒肉,獅子頭,五花肉燉酸菜,油炸黃花魚。

小麗一看都是自己愛吃的菜,也沒管其他人上沒上桌,直接拿起筷子就開始吃了起來,被奶奶制止之後,就有一些不高興。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終於一大家子都坐在了桌子上之後正式開飯了,小麗就坐在紅燒肉的旁邊,小麗的姑姑廚藝不錯,紅燒肉燒得十分美味。

小麗本身是不愛吃肥肉的,所以在紅燒肉的盆里翻來翻去找瘦肉,沾滿口水的筷子翻了一次又一次,奶奶幾次的眼神示意小麗都沒有理會,小麗一個人就將那一盤紅燒肉都佔為己有,姑姑雖然看不上小麗的行為,可是看在母親的份兒上,也忍着並沒有發聲。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分析:

小麗這種行為其實就是情商低的表現。首先長輩沒有上桌,她就已經開始動了筷子,這是她做錯的第一步,吃東西,紅燒肉這種東西你愛吃,別人也愛吃。

可是因為你自己愛吃的緣故,你就把它佔為己有,不懂得分享他人,不懂得在飯桌上尊敬長輩,這樣的行為就會容易引起人家的反感,甚至還會覺得這個孩子的家教不好。

在這裡小編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生活中的小竅門兒,一個人情商高低,你看他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情商低的人一般吃飯的時候都會有這三種表現,具體是哪三種呢?跟小編一起看看。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情商不高的孩子在飯桌上的三種表現

  • 1. 毫無禮貌可言

首先,在長輩沒有動筷之前,身為晚輩是不應該先動筷子的,而且在飯桌上你要懂得尊重長輩,長輩給你夾菜,或者問你什麼事的時候,不要在你口中含有食物的時候就回答長輩,也不要漠視長輩的問題,應該有禮貌的作答,偶爾給長輩夾一些菜。

隨時準備觀察給長輩添飯或者添湯,在吃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也不要大聲喧嘩。如果你的行為都與小編以上所說的相反,那麼你的情商真的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 2. 只顧自己夾菜

只顧着往自己的碗里夾菜,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一直夾,一直夾,這在東北,這樣的行為就叫做眼珠摸黑,什麼意思呢?就是指自己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之後就兩眼一摸黑,誰也看不到了,只顧着自己。

在飯桌上的這種行為如果是你自己的話,那就無所謂了。可是如果說是有長輩或者是有其他的朋友來的話,更甚者,你可能是在陪領導吃飯,都說飯桌見人品,你這人品在領導面前表現出來那麼領導可能會對你有另一番印象。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 3. 把菜翻個底朝上

小編是十分討厭有人在吃菜的時候把自己沾滿口水的筷子在盤裏面翻來翻去,現在人很少有用公筷的習慣,自己的私筷在菜里翻來翻去,其實很多人都會介意的,會覺得不衛生,這樣的行為也會被人視為是低情商的表現,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總結:

跟情商低的人相處,確實是會令人很不舒服,請記住,直率和情商低是兩碼事兒,不要再用你自己性子直,去遮蓋你原本情商低的事實。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 天天要聞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小妹這廂有禮了!?前些天看見小孫子捧着手機不撒手,突然想起我們那個沒手機的童年。那時候的日子啊,像村頭老槐樹上的知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活生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 天天要聞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終其一生,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所謂的愛情會消失,孩子會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 天天要聞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人生之路,猶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順心的事總是如影隨形。而且,很多時候這些煩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隨意向他人傾訴,以免將負能量傳遞出去。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們會選擇前往以下這三個地方,讓內心恢復平靜,重新積蓄力量。
接連有孩子因「棍棒教育」離世 拒絕暴力管教應成家庭教育底線 - 天天要聞

接連有孩子因「棍棒教育」離世 拒絕暴力管教應成家庭教育底線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公開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法治日報》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