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食物,大人吃很好,因為低脂低熱量,增加飽腹感還能幫助減脂!但是寶寶吃起來,就不太健康了,讓寶寶越吃越瘦,身體儲存的能量不夠,從而導致身體生長發育遲緩!這些食物——其中就包括各種:湯!
湯,向來是中國人飯桌上非常養生的東西:暖胃,消食,補充營養,所以一些家長在餵食孩子時,也把湯當作「重頭戲」給孩子吃,甚至會把「湯」作為孩子的主要食物。讓寶寶吃各種「湯」做主食吃肉不如喝湯,湯煮得越久營養越多…
精華都在湯中,給孩子喝湯好…
——這些孩子圈的「喂湯真理」,真的正確嗎?
孩子只喝湯,真的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湯水對於孩子來說,營養價值並沒有那麼高!並且喝多了湯水
反而不利於孩子身體的營養補給!
原因:湯水「營養密度」極低,不能供給孩子充足營養
湯水「營養密度」極低,不能供給孩子充足營養
寶寶吃的「好」,吃的「飽」,吃的有「營養,其實不是看寶寶吃了多大肚子,吃了多少東西,而是看寶寶攝入食物的「營養密度」。營養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通俗點來說就是,寶寶吃進去的食物是否利於成長,關鍵在於寶寶吃進去多少「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寶寶長身體所需要的物質。之所以說寶寶飲食只喝湯或是湯太多不好,是因為在很多湯水中, 99% 以上的成分幾乎都是水和脂肪,只有極少量蛋白質和礦物質會溶解在其中。
下面就給大家說三種
不適合孩子喝太多的湯!
1. 骨頭湯
喝骨頭湯不能補充充足的鈣,還容易導致孩子超重和肥胖。
很多家長,覺得燉骨頭,湯有營養,於是經常給孩子燉湯當主要食物。但其實經過高溫滾煮後的骨頭湯,被稀釋出來的主要物質是骨髓(含有大量脂肪),湯雖濃郁好喝,飽腹感也很強,但是孩子喝了攝入的是大量的水和脂肪。營養學家指出, 1L 的骨頭湯里僅僅含有約 10mg 的鈣,而 1L 的牛奶含有超過 1000mg 的鈣。所以喝骨頭湯不能補充充足的鈣,還容易導致孩子超重和肥胖。
2. 菜湯
經過沸水熬煮的蔬菜,湯水中只有少量的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
是不是很多媽媽這樣做?覺得自家孩子還沒長牙,嚼東西費勁,但是又想給他補充各種蔬菜維生素,於是神奇的進食方式產生了:寶媽把各種蔬菜、菌菇等食材,煮成湯水讓孩子喝菜湯。美其名曰,營養都融在湯中了,孩子喝了好?
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
經過沸水熬煮的蔬菜,湯水中只有少量的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並不能提供孩子所需要的膳食纖維等。此外湯水中還可能加入了蔬菜的農藥殘留物和亞硝酸鹽等,每天給孩子喝菜湯,容易造成孩子臟器發育出現問題。
3. 米湯
米湯提供的營養物質幾乎只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少的可憐
還有一些家長這樣做,覺得孩子還不能吃飯,就讓孩子喝大米湯當「飯」。也是,米湯煮出來濃稠光滑,給孩子當主食有何不好呢?
事實是——米湯提供的營養物質幾乎只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少得可憐,更別說孩子生長需要的其他營養物質了!
所以米湯給寶寶當輔食還可以,千萬不能當做「主食」天天給寶寶喝,不然寶寶容易缺乏營養物質,生長遲緩!
主要食物喝湯太多影響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長期吃「軟食」,會降低寶寶的咀嚼次數,導致咀嚼吞咽能力發育遲緩
湯湯水水寶寶不用嚼,吃起來方便,但是長期吃「軟食」,會降低寶寶的咀嚼次數,導致咀嚼吞咽能力發育遲緩。此外,剛剛我們也說了,湯水中含有的物質很單一,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全面營養,但是湯水喝下去往往非常占肚子,飽腹感很強。所以寶寶基本喝完湯水後,小小的肚子就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容納其他食物了,導致其他健康食物攝入不足。
另外因為湯水營養密度低,寶寶喝湯後當時飽了,但很快又容易餓
另外因為湯水營養密度低,寶寶喝湯後當時飽了,但很快又容易餓!如果此時家長給他各種零食充饑的話,長期如此就會養成不好的飲食飲食模式和習慣,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綜合以上可以看出,湯水對於寶寶來說,最好不要當作主要食物或是大量食用適量給孩子當作輔食,對寶寶會更好些,喝湯雖方便,但是一定要給寶寶節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