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性色變,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常態!即使孩子問到相關問題,大多父母不是羞於啟齒,就是當甩手掌柜,以一句[長大後你就知道了]完事。
其實,性教育並不是「洪水猛獸」,也並非[見不得人],若父母總是避而不答,在增強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會從其他渠道搜索答案。與其讓孩子盲目地摸索,不如大方正面的回答,反而更有助於孩子的安全成長。
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好奇心也逐漸增強,問的問題常常難倒了不少父母。面對一些刁鑽又尷尬的問題,父母該如何作答呢?文文爸整理了幾個高頻率被問的尷尬話題,愁回答的父母不妨學起來。
01、「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問過父母這樣的問題,但得到的答案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就是從[垃圾堆撿來的]。
生在「重女輕男」的家庭中,文文爸好長一段時間,真的信以為真,認為自己是[垃圾堆撿來的]。直到上了初中化學後,才知道媽媽當初的回答有多敷衍與可笑。
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父母該如何正確做答呢?
對於3歲以下,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父母可以這樣回答:你是從媽媽肚子里來的啊!媽媽的肚子里有個地方叫子宮,它就像一座房子,你在裏面住了大概10個月。後來你慢慢長大了,這座房子都住不下了,於是你就出生了,和爸爸媽媽一起住在現在的房子中啦!
對於4歲以上,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父母可以回答:爸爸的身體裏面有種東西叫[精子],媽媽的身體裏面有種東西叫[卵子]。當精子與卵子結合時,就變成了受精卵。
受精卵就是最初的你,隨着你在媽媽子宮中慢慢長大,大概10個月後,媽媽的子宮就裝不下你了,於是你就從媽媽的肚子中出生了。
02、「為什麼我是媽媽生的,不是爸爸生的呢」
當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後,好奇寶寶又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我不是爸爸生的?」寵女狂魔文文爸,就曾被問到這個問題。
起初被女兒問道時,文文爸也是一腦懵,不知如何做答。沉思片刻後,文文爸抱着女兒說道:「因為媽媽是女性,爸爸是男性;只有女性才可以生寶寶,男性不可以生哦!」半信半疑的文文質疑道:「原來是這樣啊!」。
其實對於幼兒園中班以上的孩子,父母也可以通過身體器官來引導,比如:媽媽的身體里有子宮,而爸爸的身體中沒有!所以爸爸不能生你。雖然爸爸不能生你,但爸爸和媽媽一樣愛你!
03、「媽媽,為什麼我不能和爸爸洗澡」
前段時間,文文的哥哥來家玩,晚上洗澡時,哥哥就由爸爸給他洗;輪着文文後,也吵着要爸爸洗,嚷嚷道:「哥哥都是爸爸洗的,我為什麼不能讓爸爸洗呢」?
一陣哄騙,進入浴室後,媽媽便跟文文解釋道:「因為哥哥是男生,他爸爸也是男生,所以就是爸爸跟他洗;但文文是女生,媽媽也是女生,所以就是媽媽給文文洗;就像我們上廁所一樣,男生只能去[男廁所];女生也只能去[女廁所]」。
在給文文洗澡的過程中,媽媽也叮囑文文:「洗澡是很隱私的行為,不能有異性在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護好隱私,小背心、小內褲遮擋的地方不能給人看,也不能給人摸」。
其實,不僅是女孩跟爸爸,男孩跟媽媽也是一樣,隨着孩子長大,親人相處也需要保持界限感。
04、「媽媽,叔叔跟阿姨在做什麼?」
看到電視劇中的親吻畫面後,不少家長就會想法將孩子支開,或者馬上換台迴避。明星沙溢就曾在微博中分享過這樣的趣事:看到劇中的親熱場面,就讓小魚兒幫忙倒水;幾次倒水後,小魚兒反問爸爸[一看到別人接吻,就要喝水嗎]?沙溢直言很尷尬。
其實,在跟孩子看到劇中的親吻場面時,父母要做的是正面回答孩子,比如:寶貝,叔叔跟阿姨在親吻!親吻呢,是叔叔阿姨表達喜歡的方式;只有兩個人彼此喜歡才可以哦!如果阿姨不喜歡叔叔,叔叔就不能親吻阿姨。
性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性教育很有必要。但對於含蓄內斂的中國父母來說,性教育依舊是難以啟齒的!為了緩解這種尷尬,父母可以藉助相關繪本,讓繪本替父母說。
0-3歲的孩子,繪本以認識身體為主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購買一些認識身體部位的相關繪本,讓孩子從繪本中認識身體部位,了解男孩與女孩的生理區別等。
4-6歲的孩子,繪本以探索生命為主
此階段的孩子,大多好奇心十足,常常會問父母一些既尷尬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父母無法回答時,就可以選擇一些以探索生命為主的繪本,比如[我從哪裡來]。
此類繪本,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身體界限意識,讓他們懂得自我保護。
6-15歲的孩子,繪本以身體發育、愛為主
對於6歲以上及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身體發育迅速的同時,知識面也逐漸擴大,對性的認知也會逐漸加深。
此時,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認識男女平等、青春期相關的、圖文並茂的故事型書籍與繪本,讓孩子從書中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總而言之,父母應該正視性教育,當孩子問到難以啟齒的尷尬問題時,與其編故事、敷衍應付了事,不如積極正面、自然的回答孩子的問題,對孩子的成長將更有利。
互動話題:你是如何回答孩子的這些尷尬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