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這些年,網絡營銷幾乎成了所有店的標配。
無論是傳統老字號,還是新興網紅店,都繞不開這一關。
適當宣傳無可厚非,但一些網紅餐廳的營銷套路,卻越來越讓人摸不着頭腦。
前段時間,一家上海以「探險」為主題的創意餐廳,竟然讓顧客邊走邊撿葉子吃、舔石頭,看的村姑陳目瞪口呆,這到底是吃飯,還是在上「荒野求生」體驗課?
類似的操作比比皆是:要自己拿鎚子砸開的甜點、會冒煙的飲料、168一份的進口生菜沙拉......
各種套路層出不窮,令人嘆為觀止。

噱頭是足了,但味道嘛,懂得都懂。
這種「營銷大於實質」的情況,在茶圈也十分盛行,尤其是茶具。
造型奇特的網紅茶具,配上商家的精心包裝和花言巧語,很容易讓初涉茶圈的茶友們衝動下單。
然而,這些看着美麗的茶具,實際上就是個華而不實的「花瓶」,買回來浪費錢不說,用起來更是讓人喝茶興緻全無。
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些常見的幾種網紅茶具。
村姑陳親測排雷,每一件都是中看不中用。

《2》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一:花瓣口蓋碗。
作為茶席上的主角,蓋碗向來是茶友們最常使用的主泡器。
一款趁手的蓋碗,不僅泡茶方便,儀式感也很足。愛喝茶的人,身邊的蓋碗絕對少不了。
如今市面上的蓋碗層出不窮,為了在眾多蓋碗中「脫穎而出」,各式各樣的異形蓋碗也被開發出來。
最典型的,就是花瓣口蓋碗。
懂行的茶客都明白,一款好用的蓋碗,關鍵就要看碗沿的設計。寬沿的蓋碗不僅出湯利落,更能有效防燙。
而花瓣形狀的碗口,對於蓋碗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型的設計。

出湯時,花瓣型的碗口會成為嚴重的干擾。本該一氣呵成的、如小瀑布般的茶湯,被凹凸不平的花瓣硬生生地分成幾股細流,大大拖慢了出湯速度。
更糟糕的是,為了保持造型的美觀,這類蓋碗的碗沿往往會向內收,茶湯極易倒流。
滾燙的茶水順着碗壁迴流到持碗的手上,別提有多燙手了。
而且,這類花瓣型的蓋碗,連最基本的合蓋都難以保證。
波浪形的碗口使蓋子無法平穩放置,經常錯位,嚴重影響使用。
這樣一款連基本功能都無法保證的蓋碗,根本沒有購入的必要。

《3》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二:玻璃蓋碗。
除了在蓋碗的形狀上進行創新,蓋碗的材質也被市場玩出了花。
在琳琅滿目的茶具世界裏,玻璃茶具向來討喜。
玻璃杯晶瑩剔透,泡茶好看;玻璃公道杯方便實用,還能觀察茶湯顏色,這些茶具,都是茶桌上的常客。
但玻璃蓋碗,實在不適合出現在茶桌。
用蓋碗時,最怕燙手。
偏偏玻璃材質導熱極快,沸水注入的瞬間,熱量便如飛奔的野馬般竄上碗沿,傳遞到指尖。

沸水注下後,用不了幾秒,整個蓋碗就會燙得人無從下手。
玻璃材質的蓋碗,即便是泡茶多年的老手都無法駕馭,更別提泡茶新手了。
更何況,玻璃蓋碗還有一個明顯的劣勢——容易打滑。
玻璃材質的蓋子,與碗身之間的摩擦力太小了,出湯時,原本只需要留一道月牙般的縫隙,但稍不留神,整個開口就會失控變大。
一旦開口過大,茶葉便會趁機溜進公道杯中,影響後續的品飲,攪得人心神不寧。
茶具,貴在實用,玻璃蓋碗和花瓣口蓋碗,雖然好看,卻一無是處。
連最基本的泡茶需求都無法滿足的茶具,終歸只是一件擺設。

《4》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三:玻璃存茶罐。
同樣是玻璃材質,還有一件茶具也不推薦各位茶友購買,那就是玻璃存茶罐。
通透的玻璃,存起茶來確實好看,尤其存放菊花、玫瑰等花茶時,朵朵花瓣在玻璃罐中綻放,的確賞心悅目。
但若用這種透明茶館來存白茶,就犯了存茶大忌。
白茶的儲存,密封、避光、陰涼、乾燥、無異味五大原則。其中「避光」二字,更是重中之重。
玻璃罐通體透亮的材質,與將白茶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無異。

在陽光的直射下,白茶中豐富的內質會悄然流失,顏色變暗、香氣消散。存在玻璃罐中的白茶,滋味必定大打折扣。
即便沒有經過陽光直射,只是普通的室內光線,日積月累下,也會讓白茶發生氧化,品質下跌。
前面提到過,玻璃的導熱性很強,這一點在玻璃存茶罐上同樣適用。
陽光下的玻璃罐,就是一個小型的溫室。
白茶陳化時,環境溫度為25℃左右最佳,過高的溫度,會影響茶葉內物質的自然轉化。
玻璃罐之於白茶,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5》
中看不中用的茶具四:茶道六君子。
相信很多茶友都在優雅的茶藝視頻中見過茶道六君子,這些小物件的確能給人帶來強烈的儀式感。
精緻的竹製器具,在一些茶友眼中彷彿手術台上主刀醫師的工具,在茶桌上逐一擺開,才顯得專業。
想像中的畫面很美好,現實卻往往很殘酷。
這套茶具看似風雅,卻並不實用,買回來極大概率要落灰。
以村姑陳個人的使用經歷來看,最有用的,不過茶夾、茶匙兩樣。

茶夾在溫杯燙盞時防燙又衛生,茶匙在取茶投茶時精準又方便。
但即便如此,對於泡茶新手來說,要熟練使用這兩件茶具,也需要一些時間。
再看一整套的茶道六君子,插滿各式器具的竹筒,跟筆筒似的,放在茶桌上格外突兀。
那些尖銳的竹針、金屬針,不僅使用頻率低,一不留神還容易被它扎傷。
泡茶時,湯水難免濺出,長期以往,木製的器具又容易滋生細菌,長期放在不通風的竹筒中,衛生狀況實在令人擔憂。
因此,對於新手來說,根本沒必要花錢去買這些無用的擺設,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

《6》
大道至簡。
對於很多老茶客來說,各種各樣的茶具,用到最後不過一蓋碗、一公道杯、一主人杯,其他都是多餘。
茶具,本質上就是喝茶、泡茶的器具,而非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靜心。
與其隨波逐流,追逐那些轉瞬即逝的網紅爆款茶具,不如靜下心來為自己好好尋一款泡茶的最佳搭檔。
茶無上品,適口為珍,茶具又何嘗不是如此?
萬事萬物,都以一顆平靜的心去對待,外在世界的繁複,也就失去了誘惑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