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的結局是相對圓滿的,不僅僅只是楊過和小龍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就連楊過與郭靖家族的舊怨也得到了和解。
襄陽大戰後的慶功宴上,楊過與郭靖推杯換盞的畫面就讓人動容,說是:「郭靖攜着楊過之手,拿起百姓呈上來的一杯美酒,轉敬楊過,說道:『過兒,你今日立此大功,天下揚名固不待言,合城軍民,無不重感恩德。你更救了襄兒、齊兒,我和你郭伯母也深感大德。』楊過心中感動,有一句話藏在心中二十餘年始終未說,這時再也忍不住了,朗聲說道:『郭伯伯,小侄幼時若非蒙你和郭伯母撫養教誨,焉能得有今日?』」

(黃蓉、楊過劇照)
此時黃蓉和郭靖都十分欣賞楊過,而楊過也表達了對郭靖夫婦的感激之情,這畫面當真是美好。
可在故事開初期,可不是這樣的,不僅楊過想殺了郭靖,那黃蓉也一度想殺了楊過,這是為何?
一、看似刻薄的黃蓉
其實楊過想殺郭靖一家並不難理解,畢竟當年的他心中可沒有什麼「天下蒼生」的大義,他只是個愣頭青,在他看來,郭靖夫婦極有可能是害死自己父親的兇手,此時郭靖夫婦對他好,也只是出於愧疚而已,所以他才會幾次三番有心加害郭靖。
而黃蓉的行為則難以理解,正如前面說的,郭靖夫婦(主要是郭靖)是覺得虧欠楊康,才決心撫養楊過的,那他們又怎會有心加害楊過?
可你看黃蓉又是怎麼做的?
楊過小時候,她不願教楊過武功,就有幾分防着楊過的意思,所謂的「擔心他誤入歧途」,也只是託詞。
後來當楊過被郭芙斬斷一臂之後,她又說了一段十分過分的話:「芙兒有什麼不好了?她心疼妹子,出手重些,也是情理之常。倘若是我啊,楊過若不把女兒還我,我連他的左臂也砍了下來。』郭靖大聲喝道:『蓉兒,你說什麼?』舉手往桌上重重一擊,砰的一聲,木屑紛飛。」
郭靖的反應很真實,黃蓉這話確實過分了,楊過此時是受害者。

(楊過、黃蓉劇照)
而到了十六年後的劇情部分,黃蓉見楊過為郭襄慶生,居然也準備抄起兵器與楊過火拚。
金庸在原著後記中都說了,黃蓉是錯怪楊過了,說是:「黃蓉懷疑楊過對小郭襄這樣大張旗鼓地祝壽,是為了騙得她的芳心,令她一生一世受苦,用以向郭家報仇。不是的,黃蓉又不懂楊過了。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
很明顯,黃蓉對楊過的恨意是刻在骨子裡的,而這恨意難免有些讓人不解,憑什麼這麼恨?
或許這件事還得從黃蓉和老毒物的那段往事說起。
二、未經他人苦
《神鵰俠侶》中的「甄志丙事件」是讓人意難平,誰能想到身為女主角的小龍女會被個道人毀了清譽。
不過也正因為「甄志丙事件」的存在,黃蓉當年的一段經歷也不禁讓人細思極恐。
當年老毒物歐陽鋒為了逼迫蓉兒為自己翻譯《九陰真經》而將她擄走,而則很一去就是半年的時間,且不知黃蓉在老毒物手中會有怎樣的遭遇。
不過你也不用猜,因為金庸是借郭靖的視角見證了老毒物的惡行。

(歐陽鋒、黃蓉劇照)
說是:「歐陽鋒冷然道:『事機緊迫,縱然有約在先,今日之事也只好從權。』說著拋下手中圓石,大踏步跨進洞去。黃蓉叫道:『不要臉,我偏不教你!』歐陽鋒連聲怪笑,低聲道:『我瞧你教是不教。』只聽得黃蓉驚呼一聲:『啊喲』,接着嗤的一聲響,似是衣衫破裂。」
若僅僅只是簡單的打罵,那黃蓉或許只會反抗而已,而此時黃蓉說了一句「不要臉」,那不禁讓人懷疑老毒物是否對她做過什麼更過分的事?
畢竟此時在推拉的過程中,甚至還有衣衫破裂之聲,當真讓人不敢細想。
可別說歐陽鋒是一代宗師,不至於對一個晚輩女娃娃下手,何況對方還是黃老邪的女兒,他們幾大宗師之間總該有些情義在。

(郭靖、黃蓉劇照)
你若這麼想,那便是高估老毒物了,書中提到過,他那侄兒歐陽克其實不是侄兒,而是他的親生兒子,那是他與他大嫂生下的孩子,你說一個連自己大哥的妻子都能下手的人,還有什麼做不出?
可見蓉兒那半年過得有多慘。
但問題是歐陽鋒對黃蓉做了那些過分的事,關楊過什麼事?
很簡單,就因為黃蓉初遇楊過的時候,這孩子就已經與歐陽鋒有了不一般的關係。
三、老毒物與楊過
當年楊過在桃花島上生活的時候,與大小武兄弟起了爭執,那對草包兄弟欺負他固然不對,但在郭靖夫婦看來,楊過的過錯更嚴重,因為他居然使出了老毒物歐陽鋒的殺招,也就是那蛤蟆功。
此事之後,黃蓉對楊過的態度就變得不同了,甚至他問楊過這邪功的來歷時,都是如同審問犯人一般。

(黃蓉、老毒物劇照)
書中只道:「黃蓉走到楊過邊,問道:『歐陽鋒呢?他在那裡?』楊過茫然不答。黃蓉又問:『這蛤蟆功他什麼時候教你的?』楊過似乎聽見了,又似乎沒有聽見,雙眼失神落魄的望着前面,嘴巴緊緊閉住,生怕說了一個字出來。黃蓉見他不理,抓住他雙臂,連聲道:『快說!歐陽鋒在那裡?』楊過始終一動不動。」
不難看出,她心中仍是十分痛恨那老毒物,此時楊過與老毒物的關係不清不楚,還用邪功打傷了她的愛徒,她如何能不恨這小子?
所以真別怪《神鵰俠侶》中的黃蓉變得刻薄,不再是從前那個可愛的小仙女了,那不過是我們未經他人苦,若你帶入黃蓉的視角,就能理解她的所作所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