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小的嬰兒多大?有一個手掌大小嗎?
2006年10月24日,美國邁阿密降生了一位「拇指寶寶」,出生時她僅有280克重,身長只有25厘米。
但是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說她活不過一歲,那麼她活了下來嗎?如果活了下來,現在又怎樣了呢?
「拇指寶寶」的誕生
2006年,美國邁阿密的一對新婚夫婦埃迪和索尼婭正沉浸在即將為人父母的喜悅中。
父親埃迪是個勤懇的郵遞員,母親索尼婭則在超市裡做售貨員,雖然收入不高,但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並且開始為寶寶的到來做準備。
然而,命運卻給這對夫婦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懷孕四個月時,索尼婭突然感到身體不適。
起初,他們以為只是普通的孕期反應,但癥狀持續加重。
直到在一次產檢中,醫生給出了令人震驚的診斷:索尼婭患上了嚴重的動脈炎。
醫生告訴他們,索尼婭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否則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但是,常規治療會對胎兒造成嚴重影響,不治療的話,很有可能會是一屍兩命的後果。
一時之間,埃迪和索尼婭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中,他們既不想放棄腹中胎兒,又不得不採取治療減輕病症。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們決定先嘗試使用對胎兒影響較小的藥物來控制病情,盡量讓孩子在腹中多待一些日子,推遲早產的時間。
但是,現實並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在懷孕21周零6天時,索尼婭的情況突然惡化。
醫生不得不建議立即對索尼婭進行剖腹產手術,以挽救母子兩人的生命。
但這個手術難度係數如此之大,他們醫院之前從未做過這樣的手術,也未曾接生過如此小月齡的嬰兒。
為了讓孩子成功降生,醫院召集了許多專家來做這個手術,終於,在2006年10月24日,她成功來到了這個世上。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一切事情就會萬事大吉,因為她出生時只有拇指般大小,體重僅有280克,身長只有25厘米,僅僅和一隻普通的圓珠筆差不多。
更讓人頭大的是,她的皮膚薄如蟬翼,血管比針管還細,每一個器官都還未發育完全,甚至都無法自主呼吸。
醫護人員告訴索尼婭說,她很有可能會活不下去,因為她出生的時間實在是太早了,而且在這之前,並未有如此小月齡孩子存活下來的先例。
他們勸索尼婭夫婦放棄這個孩子,因為繼續救下去,最後結果也並非如意。
但埃迪和索尼婭卻堅決的表示,一定要繼續救這個孩子,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他們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一個小生命。
為了讓寶寶多一點幸運,他們為她取名為阿米利亞·泰勒,這個名字寓意着勇敢、堅強,他們希望他們的女兒能像這個名字一樣,頑強的活下去。
但現實哪有那麼容易呢?
九死一生的存活幾率
阿米利婭的呼吸就是一個最大的難題,她的肺部發育不全,無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但由於她的身體太過嬌小,呼吸機根本就不能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於是醫護人員只能時刻監控着她的呼吸狀況,生怕出現任何意外。
而且,阿米利婭的餵養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她無法進行吮吸動作,而且普通的奶瓶對阿米利婭來說又太大了。
因此,護士們不得不使用最小的滴管,一滴一滴地將營養液送入她的口中,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嗆奶。
為了讓阿米利婭能夠多存活一段時間,醫院特別準備了一個模擬母體環境的保溫箱。
這個小小的「家」為她提供了恆溫恆濕的環境,讓她彷彿還在媽媽的肚子里一樣安全舒適,有助於她各項器官的發育生長。
在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要非常小心,因為一個小小的細菌感染或者是病毒,都很有可能會要了阿米利婭的命。
除了醫護人員,阿米利婭的父母也在陪她一起完成這場戰鬥,每天,他們都會守在重症監護室外,透過玻璃窗凝視着女兒,祈禱奇蹟的發生。
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讓所有人欣喜若狂。
當阿米利婭第一次自主呼吸時,整個醫院都沸騰了,這個小小的生命用她的頑強告訴了所有人:她想活下去,她在努力活下去。
之後的日子裏,阿米利婭的狀況一天比一天好轉,她的各項生理指標開始趨於正常,不再完全依賴呼吸機。
這也意味着,這個曾經不被看好的小生命,靠着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
茁壯的成長
在阿米利婭身體全部發育正常,而且生理指標也一直處於正常值後,她迎來了出院的日子。
在醫院裏經過了4個多月的鬥爭,她終於平安健康的回家了,這對索尼婭夫婦來說,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他們為阿米利婭精心準備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嬰兒房,牆上貼滿了可愛的圖案,床上鋪着柔軟的毯子。
然而,雖然說是已經出院,但照顧阿米利婭也並非一件易事。
為了不讓阿米利婭受到傷害,他們夫婦倆必須嚴格遵守醫生的指示,精確控制每次餵奶的溫度和時間,並且按時給阿米莉亞服用各種藥物。
儘管如此,阿米莉亞的成長速度着實令人驚喜,隨着時間推移,她的體重逐漸增加,雖然仍比同齡嬰兒小,但對於剛出生時的她已經進步巨大。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流逝,阿米莉亞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周歲生日。
埃迪夫婦邀請了親朋好友來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客廳裡布置了粉色的氣球和綵帶,一個小巧精緻的蛋糕擺在中央。
當阿米莉亞被抱到蛋糕前時,她好奇地伸出小手,想要觸摸蠟燭的火焰,那一刻,所有人都為這個曾經脆弱不堪的小生命如今展現出的活力而感動不已。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阿米莉亞的進步更加驚人,她開始學習爬行,很快就能在房間里四處探索。
她的第一顆牙齒冒出來了,讓父母既興奮又擔心,阿米莉亞還學會了發出簡單的音節,雖然還不能說完整的詞語,但她已經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與周圍的世界交流。
兩歲生日時,阿米莉亞已經能夠獨立站立,甚至嘗試邁出第一步。
她的身高和體重雖然仍落後於同齡人,但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更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免疫系統變得更加強壯,不再需要時刻處於嚴格的隔離環境中。
埃迪和索尼婭看着女兒的每一個進步,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感激。
他們知道,阿米莉亞的成長之路還很長,但她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生命的奇蹟。
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隨着時光流逝,當初那個脆弱的「拇指姑娘」阿米莉亞逐漸長大,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她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
尤其是在進入小學後,阿米莉亞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和堅強的性格。
校園裡,阿米莉亞活躍自信,總是笑容滿面,她主動與同學交往,很快就融入了集體。
課間操時,她跟着大家一起做動作,雖然個子小,但動作標準有力,體育課上,她不怕摔倒,勇敢地嘗試各種運動項目。
阿米莉亞的老師常常稱讚她:「雖然個子小,但她很獨立,什麼事都自己來。」
在課堂上,阿米莉亞專註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小組活動時,她也總是主動承擔任務,與同學們合作無間。
回家後,她還會和兩個妹妹分享學校的趣事,並且耐心教導妹妹們功課,照顧她們的生活起居,像一個小大人一樣。
如今,19歲的阿米莉亞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大姑娘,對未來也有了清晰的規劃。
曾經在一次採訪中,她說她立志想要成為一名醫生,希望像當年救治自己的醫護人員那樣,為病患帶來希望和溫暖。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很是刻苦學習,而且在課餘時間裏,她還常去醫院做義工,幫助照顧病人,這些經歷讓她更加堅定了從醫的決心。
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她能夠像現在一般健康、快樂、開朗自信,也希望她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結語
阿米莉亞的故事重新定義了生命的尺度,這個曾被裝進保溫箱的「拇指姑娘」,用280克的體重撬動了醫學界的認知,更用19年的成長軌跡詮釋了生命的韌性。
她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滴乳汁背後,是父母在絕望中緊握希望的執念,是醫護團隊以毫米級精度托舉生命的匠心。
如今站在醫學殿堂前的她,既是早產兒救治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一盞傳遞溫暖的燈——那些曾被世界溫柔以待的人,終將以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的黑夜。
生命的重量從來不是以克數衡量,而是以愛為砝碼,在信念的天平上綻放奇蹟。
參考資料:
1、世界最早產存活嬰兒 出生時僅280克(組圖) 北方網 2007年2月21日發佈
2、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