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3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孩子為什麼總哭鬧?早教要不要上?興趣班要報幾個?上學後成績跟不上怎麼辦……為深入普及科學育兒理念,幫助父母祛除育兒焦慮、打破育兒困局,日前,由省科協、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讀懂未來科普大講堂」正式啟動。
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瑰曙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生活經歷,為「焦慮型」父母把脈開方。他說,要允許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在0-10歲年齡段,教育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背多少單詞、學多少唐詩或是掌握某一門特長,而是讓孩子培養良好習慣、通過參與勞動培養責任感等。他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獲取知識越來越容易,孩子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於當下的學習成績,而在於擁有健全的人格,強健的體魄,健康、強大的心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和好奇心以及創新的思想——這些都需要父母通過陪伴、「身教」等科學的方式方法和孩子共同培養。王瑰曙還對這次活動主題「讀懂未來」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孩子代表着未來,既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民族、國家的未來,讀懂孩子就是讀懂未來。
專家團成員粟姍姍結合10歲以下孩子的身心特點帶來「解碼童心,攜手同行」專題課程,為許多父母關心的「孩子幹事拖拉」「喜歡哭鬧、發脾氣」等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並給出了科學答案。她說,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前額葉皮層尚未發育完全,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也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些都是人體發育進程導致的客觀存在,無需焦慮,建議父母通過「無條件的愛+高質量陪伴+正確的引導」與孩子共同度過這一特殊時期,為後續的教育和孩子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悉,「讀懂未來科普大講堂」是省科協「科普進社區」活動的重要內容,下一步,「讀懂未來科普大講堂」將走向市州、走進社區和鄉村,將科學育兒理念傳播得更廣泛、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