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8歲的女兒

2025年01月19日22:33:03 育兒 1557

記得女兒還是嬰兒的時候,心想等女兒長大了就好了,於是看着女兒長大讀完幼兒園,開始上小學。可是,上了小學之後,並沒有感覺到「好」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家長還得持續不斷地投入時間精力,況且未必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寫給8歲的女兒 - 天天要聞

以前,周末還可以開車帶着女兒到戶外去玩耍,現在外出的頻次少了很多。周一到周五放學後為了留足做作業的時間,把以前的課外班都安排到周末,於是周末要上書法課、跳舞、學鋼琴等,感覺時間給排滿了。於是出現這種情況,晚上女兒完成作業之後,當催促她睡覺的時候,她就抱怨還沒有耍成,心不甘情不願地洗漱,出現效率低下的情況。

時代在進步,目的是讓人生活得更幸福,可目前的這種狀態,「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一種責難,還是一種假象呢?作為家長,要保持淡定也不容易,在知與行上難以做到合一。每個家長的心理都想讓孩子健康快樂,但在行為上又得讓孩子努力拚搏,甚至捲起來,長此以往,並行不悖。

寫給8歲的女兒 - 天天要聞

每次跳完舞去接女兒,看到她一身通暢,身體微微發熱,沒有感覺她累。練習硬筆書法回來,也覺得很自然,不會產生反感。學習了小主持,主動給大家展示,也能感受到一種心曠神怡。這些能展現小孩身上的朝氣,以及應有的活力。可是面對作業,完成書本上的事情,有時候卻掉下眼淚。家長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的事情。

當我們小的時候,因為經濟條件受限,只能學習書本知識,沒法接觸課外的各種培訓班。現在的學生,因為經濟條件變好,有機會嘗試課外輔導班,卻因為學業任務加重,沒有時間來弄。老師也說,課外班的事情需要做減法,因為到了高年級,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

一邊是加法,一邊是減法,最終會收斂到升學考試的指揮棒,讓生活變得單一。上學,是收斂的狀態,工作之後也並不輕鬆,仍處於收斂狀態。那什麼時候能發散呢?一種情況是自身產生了乘數效應,累計到一定的量,有條件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另一種情況,那是自己覺醒和開悟之後,去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生命本應該多維度綻放,生如夏花之絢爛,可百花齊放的時刻卻難以不約而同。

寫給8歲的女兒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 天天要聞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92歲高齡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奶奶,檢查出腹腔內長出巨型囊腫,面對棘手病情,珠江醫院婦科團隊在多學科協作下打破高齡「手術禁區」,僅用28分鐘成功為患者抽出9000毫升的囊腫液體,相當於18瓶500毫升礦泉水,為患者贏得生機。92歲奶奶3個月內腹部長出「西瓜」92歲的李奶奶(化名)因行走困難長期卧床,自今年2月以來,腹...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 天天要聞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懷孕後,准媽媽們在飲食上總是格外謹慎,每一口食物都關乎着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櫻桃作為春夏季節備受歡迎的水果,因其色澤誘人、口感清甜,讓不少孕婦垂涎欲滴。但也有準媽媽心存疑慮:櫻桃孕婦可以吃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幫助准媽媽們科學、放心地享受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對於孕中期的准媽媽們來說,飲食選擇直接關係到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每一口食物都需要謹慎考量。榴槤,有着「水果之王」的稱號,以其獨特的氣味和濃郁的口感聞名,然而,它也因高糖分、高熱量讓不少准媽媽望而卻步。那麼,孕中期的准媽媽到底能不能吃榴槤呢?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佈,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聞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佈,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團在香港舉辦全球新品發佈會,推出金領冠珍護鉑金、金領冠托菲兒敏益、金領冠托菲兒敏初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佈會現場,伊利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領冠」與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連鎖品牌萬寧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面進入香港200餘家萬寧門店及線上銷售,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標誌着伊利嬰幼兒營養品...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佈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