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備孕衝刺「龍寶寶」,協和大咖團的這份指南請收好

2024年04月28日17:21:49 育兒 4273

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攝影記者 王永勝

不少家庭想在龍年添個「龍寶寶」,圖個生肖吉利,如何科學、健康地備孕?孕期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有的夫妻「懷不上」,迫切地寄希望於試管技術,生殖輔助技術能幫哪些忙?

寶寶出生後,「新生爸媽」茫然無措,哪些常見問題要注意?

4月11日,武漢協和醫院「門診健康大講堂」開課,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義教授、產科主任趙茵教授、新生兒科副主任陳燕教授三位專家「主講」,為廣大網友聊聊衝刺「龍寶寶」的那些事兒。極目新聞現場直播,近93萬網友在線觀看。

生娃一定要趁早

專家支招保護育齡女性生育力

不少夫妻盼着添個「龍寶寶」,但可能面臨「想生生不了」的尷尬。

據統計,2018年至2023年,我國不孕症的患病率從16.0%增至18.2%,也就是說,每10對夫妻中,2對有不孕不育的問題。

「很多夫妻年輕時為了拼事業,生娃就往後一拖再拖。尤其是女性,35歲是一道坎,往後卵巢功能退化,生育功能走下坡路,不孕不育的概率大大增加。」對此,協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義教授很憂心。

科學備孕衝刺「龍寶寶」,協和大咖團的這份指南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協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義教授

即使接受試管嬰兒技術,高齡女性的成功率也會「大打折扣」。在武漢協和醫院接受試管嬰兒技術的女性中,30歲以下的女性一次成功率超過50%—60%,超過40歲的一次成功率僅20%。

「生育一定要趁早!」劉義教授建議,結婚遲、生育也會遲。對於女性而言,要弄清楚每個年齡段的目標,做好人生規劃以及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直播中,劉義教授就大眾對試管嬰兒的幾大誤區,一一闢謠。

試了幾個月沒懷上,就可以直接做試管嬰兒?試管嬰兒作為輔助生殖技術之一,有嚴格的治療指征的,不是想做就做。另外,試管助孕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需經歷促排、取卵、移植等治療過程,患者心理及經濟上都會承受一定的負擔。

一次試管要取很多顆卵,這會引起卵巢功能早衰嗎?促排卵是使那些長不大,將要閉鎖的卵泡一起長大,成為優勢卵泡,不會讓它們凋亡。

做了試管嬰兒,就一定能懷寶寶?40歲以上的女性無論是試管還是自然受孕,生育能力僅5%左右;試管嬰兒涉及眾多環節,其中任何一個階段都有失敗的可能。全球試管嬰兒的平均成功率為30%—40%。

二代、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更先進?並非如此。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主要適合於輸卵管不通等女方因素;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則適合於嚴重少弱精子症等男方因素;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適用於遺傳病的預防。只是適應證不同,沒有哪一代更好的說法。

試管嬰兒可「定製」生男生女?試管嬰兒治療過程中,醫生不支持選擇性別,這是國家法律明確禁止的,也是生殖倫理學不允許的。試管嬰兒技術在理論上雖說可以進行性別鑒定,但不能隨意選擇性別。目前僅限於醫學需要,主要用於保證遺傳病患者優生優育,如果遺傳病與性別相關,需要進行胚胎的性別篩選,避免遺傳病的發生。

做好孕期健康管理

這支mdt團隊守護產婦平安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孕媽媽和胎寶寶來說都是重要的考驗。

近年來,隨着晚婚晚育人數的增加,以及三孩政策的放開,高齡孕婦(年齡≥35歲)的比例在增加,妊娠併發症也會隨之增多。

其中,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心臟病、早產、前置胎盤等都較常見。除了年齡原因外,其中有一部分准媽媽忽視體重控制,甚至沒有規範監測,從而導致妊娠併發症的發生。

科學備孕衝刺「龍寶寶」,協和大咖團的這份指南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協和醫院產科主任趙茵教授

「從門診接診情況來看,很多准媽媽有幾大通病。」協和醫院產科主任趙茵教授介紹,有的孕婦懶得運動,躺着刷手機,吃飯點外賣,宵夜岔着吃,以至於肥胖、超重接踵而來,這對母嬰來說都是很大隱患;有的孕婦懶得監控血壓、血糖,甚至懷二寶、三寶時憑經驗「下診斷」,懶得去檢查。

趙茵教授還記得,最近遇到一位38歲的孕媽媽,平時有慢性高血壓,懷孕後諱疾忌醫,不願意用藥,在孕23周時突然發生了重度血壓增高以及顱內出血,非常危險。

另外,還有一位體重達276斤的孕媽媽找到趙茵教授,她的bmi值超出正常女性近一倍,屬於極重度肥胖;她的空腹血糖高達15.2mmol/l,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20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9.4%,每項指標均遠超正常範圍的2至3倍。如果繼續高血糖,會影響到胎兒正常發育,甚至導致胎兒畸形。嚴重時,可能危及胎兒生命,如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等。而她的慢性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也會造成巨大的妊娠風險。最終,在婦產科、內分泌科、營養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的全生命周期護航下,她成功生下7.5斤的「龍寶寶」。

「這些案例令醫生痛心,希望能提醒各位孕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動態監測。」趙茵教授說,懷孕前,先進行全面的身體狀況評估,由醫生判斷是否可以承受妊娠的過程,並做好出生缺陷篩查。孕期做好各階段的產檢,保證孕產婦的營養,嚴密監測血壓、血糖等變化,以及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妊娠合併主動脈夾層、心臟移植後成功分娩、腎臟移植後成功分娩、妊娠合併宮頸癌產子並獲得腫瘤有效治療……作為「領跑者」,協和醫院產科是湖北省及中南地區各級醫院的急危重症、疑難雜症的轉診、會診醫院,急危重症患者佔六成以上,目前,產科聯手醫院生殖醫學科、超聲醫學科、小兒心外科、新生兒科、小兒外科、心內科、icu、麻醉科等多學科大咖專家團隊,分別成立了產前診斷中心mdt會診平台、妊娠合併心血管疾病及胎兒先心病母胎一體化診治mdt團隊,讓孕產婦接受「產前-產時-產後」的一體化診療方案,一次就診即可得到最合理的醫學處理意見及追蹤隨訪。

用愛守護脆弱生命

讓早產寶寶重塑希望的翅膀

呵護剛出生的天使,讓更多新生兒安然度過生命最早期,這是新生兒科醫生的重任。

「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時,所有營養都來自母體。一旦分娩,他將逐步適應宮外環境,學會獨立呼吸、心血管循環、消化吸收營養、排泄代謝物等。」協和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陳燕副教授說,在這一重要時期,寶寶可能面臨諸多風險。協和醫院有一支由新生兒科、產科、麻醉科專家組成的新生兒復蘇團隊,24小時為寶寶出生保駕護航。

科學備孕衝刺「龍寶寶」,協和大咖團的這份指南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協和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陳燕

在迎接的眾多小生命中,有的提早出生,有的罹患疾病,協和醫院新生兒科為嬌嫩的小生命一路守護,尋求「生機」。

陳燕教授說,從早產寶寶的第一次呼吸開始,團隊立馬啟動「護肺模式」,如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促進肺發育,也會通過呼吸支持幫助早產寶寶更好地發育;寶寶如需肺部檢查,不用拍x射線暴露輻射,只用藉助肺部超聲就能解決;有窒息的新生兒,這裡有亞低溫治療、無創的動態頭顱超聲和腦電監護,且在床邊就能完成,優化了窒息和早產兒的腦保護流程。

「巴掌大小的『迷你寶寶』,病情瞬息萬變,醫療和護理都要『剛剛好』。」陳燕教授說,寶寶的皮膚角質尚未發育成熟,血管細如髮絲,護理團隊要細緻地完成穿刺、輸液、撫觸等挑戰。

新生兒團隊曾接診一名胎齡26周的女寶,出生時體重僅630克,還沒有成人巴掌大,是爸爸媽媽奮鬥了8年才懷上的珍貴寶寶。在協和醫院新生兒團隊的精心呵護下,出生81天的她回到了媽媽的懷抱;到8個月大時,小傢伙活潑可愛,生長發育和同齡孩子無異。

很多「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後不知該如何照顧。就一些門診的常見問題,陳燕教授也一一解答。

寶寶這麼小,會不會熱、冷了?陳燕教授解釋,一般來說,室內溫度保持24℃—26℃即可,濕度以55%—65%為宜,夏季應避免室內溫度過高。

寶寶怎麼補維生素d?陳燕教授建議,足月兒為400iu/天,從出生後數天開始補充,直至2歲;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出生後即應補充800—1000iu/天;3個月後改為400iu/天;母乳餵養尤其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

在足月兒中,85%以上會出現黃疸,這讓很多新手爸媽感到焦急不已。「其實不用太焦急,但出現了以下情況就要多加註意。」陳燕教授提醒,如寶寶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黃疸指標上升速度很快(每天大於5mg/dl或每小時大於0.5mg/dl),足月兒2周黃疸不退、早產兒4周不退,黃疸退了又出現,或者直接膽紅素大於2mg/dl,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來源:極目新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你收到禮物了嗎?是笑顏如花,還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母親節,你收到禮物了嗎?是笑顏如花,還是淚流滿面?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我們常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母親節慶祝方式。有的母親收到了孩子精心準備的禮物,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有的母親則可能因為孩子的冷漠而感到失落。小明媽媽就感嘆:「我生的兒子就是個白眼狼,從小到大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今日食譜「蒜蓉烤南瓜」寶寶輔食 - 天天要聞

今日食譜「蒜蓉烤南瓜」寶寶輔食

專註分享輔食餐單的微信公眾號「寶寶營養輔食對話框處回復「餐單」即可獲取各月齡190天的輔食餐單姐妹們,你們是不是每次給孩子吃南瓜,都能被娃拒絕的失去信心?這種普通的蒸南瓜,沒什麼味道,孩子大了自然不愛吃!今天給你們分享的,應該是貝貝南瓜的天花板級別的做法了!
「媽媽,請收下這份禮物」 - 天天要聞

「媽媽,請收下這份禮物」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一個向母親表達謝意的節日。在虹口區各街道內,陽光之家學員在志願者帶領下動手製作禮物,向母親及女性長輩們表達感恩之心。「老師,我的書籤搭配這種花好看嗎?」在四川北路街道陽光之家,學員們在志願者指導下嘗試手作乾花書籤。
母親節:盤點8個令人秒破防的母愛瞬間!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盤點8個令人秒破防的母愛瞬間!

一考場外,一位身穿環衛服的母親手裡緊緊握着一瓶礦泉水在等待兒子出考場,當她看到兒子走出考場時,趕緊把一瓶水遞給兒子,兒子見到媽媽,淚水奪眶而出,媽媽一邊欣慰地笑着,一邊也淚流滿面。母愛是最平凡的,也是最普通的。
【關愛「一老一小」】齊心護「未」!馬關讓校園成為孩子茁壯成長的搖籃 - 天天要聞

【關愛「一老一小」】齊心護「未」!馬關讓校園成為孩子茁壯成長的搖籃

近年來,馬關縣在學校管理中,不斷加強兒童的教育保障和關愛保護,優先保障寄宿、營養需求,強化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特別是保障好留守兒童的就學和生活需求,使校園成為孩子茁壯成長的搖籃。走進馬關縣仁和鎮第一幼兒園,「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三列字映入眼帘。校園內有寬闊平坦的運動場,孩子...
帶着「失智母親」去教書 他用行動為孩子們上「愛的教育」 - 天天要聞

帶着「失智母親」去教書 他用行動為孩子們上「愛的教育」

今年45歲的孫元金是山東濟南一所中學的地理老師,他除了教書育人,每天還帶着年過七旬的母親一起上班。由於母親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無人照料,孫元金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與學校商討後,便開始帶着母親一起上班。  校園裡多了位「保潔奶奶」 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山東師範大學大學城實驗學校的校園裡,經常會看到一個勞作的...
「超級奶爸」紮根重症監護室近十年 護理新生兒已超3000名 - 天天要聞

「超級奶爸」紮根重症監護室近十年 護理新生兒已超3000名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發展護士隊伍、優化護理服務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護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量達到563萬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4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超過80%。各地結合實際開展老年、兒科、重症監護、傳染病...
中年人的生存之道——「斷舍離、隨他去!」 - 天天要聞

中年人的生存之道——「斷舍離、隨他去!」

分享五花八門的觀點和生活點滴,僅供大家一樂,希望能獲得大家的支持,感謝。今日話題:中年人的生存之道——「斷舍離、隨他去!」個人認為現在大多數人都很自我,少有利他的想法,多數是利己的,而且現在受的教育、理念、想法和以前都不一樣了,所以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