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2024年03月24日23:33:00 育兒 8277

《水滸傳》原著第二回開篇有這麼一段詩文。

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胎。

當讀到後來梁山聚集了一百零八名頭領,也與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一對應時,筆者才恍然大悟,原來第二回中說的那禍害人間的天罡地煞就是後來的梁山一百零八將。

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宋江劇照)

可梁山好漢不是一幫替天行道的義士嗎?怎的成了作者口中的禍害?其實讀過原著的人就不會有此一問,施耐庵可從來沒對梁山好漢之惡有所遮掩,那聚義廳下也並非一團和氣,有不少好漢也各懷心事,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好漢,他強於武松,卻不願出力,拋棄兄弟,卻得了善終。

一、強於武松的好漢

比武松還強?這是否顛覆你的認知?不可否認,武松是《水滸傳》中火出圈的角色,甚至他的名氣都可以說是凌駕於《水滸傳》本身之上了,就因為關於他的名場面太多,以至於民間都出現了一些圍繞武松編纂的地方戲曲,比如「武松單臂擒方臘」就與原著設定不同,但這足以證明水滸迷對武松這個角色的喜愛。

不過武松從來都不是梁山之上最強的好漢,他雖然能徒手打死猛虎,書中卻也有不少他難以招架的敵人。

比如面對盧俊義的時候,他就只敢與對方鬥上三個回合,三回合打完就跑,別說那是吳用讓他們執行「詐敗之計」,若他真打得過盧俊義,又何須詐敗,直接拿下對方不是更簡單?

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 天天要聞

(魯智深劇照)

還有面對那「沒羽箭」張清時,那哥們可謂風頭無人能比,連打梁山十五人,其中也包括武松的大哥「花和尚」魯智深,可眼見魯智深被打得頭破血流,武松也無可奈何,只能逃跑。

書中只道:「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着!」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

你看,武松根本不敢戀戰,否則以他的脾氣,怎能不幫兄弟報仇?

不過這些角色還不算最強,還有一人遠強於他們。

二、隱藏鋒芒的高手

若你只是通過電視劇了解的《水滸傳》,或許還不知道這是一部充斥着魔幻色彩的文學作品,畢竟劇中極少提到魔幻相關的設定。

比如宋江得九天玄女傳授天書,得后土之神、邵龍君這些神仙角色相助的橋段都被刪減了。

而除了神仙之外,凡人之中也有頂尖強者,筆者所指即是那「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有多強?看他的兩位手下敗將的表現就明白了。

首先是田虎的手下「幻魔君」喬道清,那人也同樣會使用妖法,梁山大軍就一度被他逼入絕境。

這段描述就很直觀:「喬道清又把劍望北一指,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須臾天昏地暗,日色無光,飛砂走石,撼地搖天。林沖等眾將,正殺上前,只見前面都是黃砂黑氣,那裡見一個敵軍。宋軍不戰自亂,驚得坐下馬亂竄咆哮……猛可地一聲霹靂,半空中現出二十餘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亂打下來。早把魯智深、武松、劉唐打翻。北軍趕上,也被活捉去了。」

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 天天要聞

(盧俊義劇照)

宋江被逼得要自刎,武松等人也被抓。

接着是王慶手下的「金劍先生」李助,那人操控飛劍將盧俊義打得無力招架,又是公孫勝出手才將他制服。

書中只道:「那李助有劍術,一把劍如掣電般舞將來。盧俊義正在抵當不住,卻得宋江中軍兵到,右手下入雲龍公孫勝,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李助那口劍,托地離了手,落在地上。」

盧俊義可是梁山武力第一人,他鬥不過的對手,公孫勝居然只需要張嘴念一聲咒語就能搞定,這是何等誇張的戰鬥力?

那麼問題來了,有公孫勝這等高人相助,為何梁山最終還是落得凄慘結局?

答案很簡單,這哥們後來脫離了梁山。

三、脫離梁山的智者

事實上公孫勝在此前的劇情中就已經有出工卻不出力的情況。

比如故事開篇的七星劫生辰綱事件,楊志固然是個狠角色,晁蓋、劉唐加上三阮也未必是他的對手,吳用和公孫勝的武功就更不用說了,可公孫勝你可是會法術的呀,此時為何不施展法術,直接制服楊志?又何須用迷藥?還搞得一眾兄弟膽戰心驚的?

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 天天要聞

(楊志劇照)

又比如後來的種種征伐中,公孫勝固然有解決喬道清、李助這等高手的戰績,但問題在於有他這等高人在,為何還要讓其他兄弟沖入敵陣去以命換命?

儘管在征遼、田虎、王慶的過程中,梁山並未折損頭領,但公孫勝若願意出手的話,他們其實根本額不用打得那麼艱苦。

而到了征方臘時,公孫勝就直接跑了,他壓根沒有參戰,他是聽了那羅真人的勸誡,說是「遇汴而還,逢幽而止」,就這麼逍遙隱去了。

書中只道:「宋江再四挽留不住,便乃設一筵宴,令眾弟兄相別。筵上舉杯,眾皆嘆息,人人灑淚。各以金帛相贐。公孫勝推卻不受。眾弟兄只顧打拴在包里。次日,眾皆相別。公孫勝穿上麻鞋,背了包裹,打個稽首,望北登程去了。宋江連日思憶,淚如雨下,鬱鬱不樂。」

後來公孫勝便隨羅真人修行,得了善終。

他是梁山最腹黑之人,強於武松卻裝弱不出力,拋棄兄弟卻活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公孫勝劇照)

不過當日聚義時,兄弟們不是約好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嗎?如今他為何又提前當了逃兵?

當然,從上帝視角來看,作者不過是為了讓劇情更加曲折,畢竟公孫勝若一直在梁山,那後續的敵人都只需要他一聲咒語就解決了。

然而從書中的情節來看,公孫勝這人確實不太地道,兄弟有難,他卻不願出力,反而棄兄弟而去,着實不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媽媽,我以為是你讓教官打我的"。當13歲女孩說出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1湖南益陽強兵戶外拓展實踐基地發生體罰事件。王女士說,她13歲的女兒小龔,在封閉式訓練期間被教官毆打,但基地負責人卻說這是"輕微教育"。這場羅生門式的爭議,撕開了特殊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裂痕,更暴露出一個令人心驚的細節——當孩子哭着...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聞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僅今年5月,山...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 天天要聞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小妹這廂有禮了!?前些天看見小孫子捧着手機不撒手,突然想起我們那個沒手機的童年。那時候的日子啊,像村頭老槐樹上的知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活生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 天天要聞

說透了人生的五句話,非常現實!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終其一生,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所謂的愛情會消失,孩子會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 天天要聞

人遇不順時,多去這3個地方,會迎來好運(並非迷信)

人生之路,猶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順心的事總是如影隨形。而且,很多時候這些煩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隨意向他人傾訴,以免將負能量傳遞出去。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們會選擇前往以下這三個地方,讓內心恢復平靜,重新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