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2024年02月27日17:35:21 育兒 1574

【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 天天要聞

你是否注意到說明書上標註「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於兒童肌肉注射」字樣,苯甲醇具有局部止痛和防腐作用,加入注射劑中可減輕注射區疼痛,但反覆注射苯甲醇可引起臀肌攣縮症,肌肉注射固然簡單易行,但是並非萬無一失,易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千萬別踩到了!


什麼是臀肌攣縮症?

【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 天天要聞

所謂臀肌攣縮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引起髖關節功能受限所表現的特有步態、體征的臨床症候群。


什麼人群易患臀肌攣縮症?

【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 天天要聞

此病患兒大多為學齡前和學齡兒童(4—10歲),通常因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腸炎等疾病,而多次、反覆注射抗生素。臀部是肌肉注射最常用的部位,藥液進入臀肌後,沿着疏鬆的臀大肌囊間隙,順肌肉走向擴散之,倘若藥液過多或反覆多次注射,臀部肌肉必然受到藥液的化學刺激,而產生損傷性反應,加以小兒肌肉嬌嫩,新陳代謝旺盛,對異物刺激反應強烈,肝腎功能發育尚未完全,導致體內無法正常代謝苯甲醇,因此在反覆多次注射後苯甲醇就會在臀部蓄積而引起臀部肌肉、筋膜壞死,易導致這種醫源性疾病,甚至造成兒童致殘的嚴重後果。


哪些藥物含有苯甲醇?

【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 天天要聞

注射液中使用苯甲醇輔料的目的提高溶解度,防腐作用,麻醉鎮痛作用。


為此,我們提醒家長注意:兒童小病小恙,還是採用口服給葯為好,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注射,對病兒盡量減少或避免對臀部肌肉注射毒性大、刺激性強的藥物,尤其是不應使用苯甲醇稀釋的藥物。

如果確實需要肌肉注射,應特別注意:注射方法和部位要正確,劑量要合理,注射速度要緩慢,盡量避免同一部位連續注射,注射後適當進行局部熱敷、理療,以利於藥液的吸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市二院專家簡介

【科普】導致兒童臀肌攣縮症的「坑」別踩到了! - 天天要聞


張虎 骨科三病區主任 副主任醫師

中共黨員,關節鏡專家,新鄉市運動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關節修復重建學組委員,河南省運動醫療分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運動醫學委員會講師團講師。多次赴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學習進修,組建骨三科運動醫學術後康復團隊。擅長全膝關節置換術;關節鏡下的膝關節及肩關節手術,如半月板縫合,交叉韌帶重建,兒童十字韌帶斷裂後的全內重建,肩袖斷裂的縫合修補;肩峰撞擊,肩關節脫位,髕骨脫位的微創治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俗語「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啥意思,你知道為啥嗎? - 天天要聞

俗語「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啥意思,你知道為啥嗎?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流傳千年的古訓,出自《論語·里仁》,是孔子對孝道思想的具體闡述。字面理解,它告誡人們:當父母健在時,子女不宜遠行;若必須遠行,則需有明確的方向和正當的理由。然而,這句看似簡單的俗語背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倫理邏輯與時代適應性
孩子總讓抱不是作!背後藏着3個心理真相,你的拒絕=偷偷傷害! - 天天要聞

孩子總讓抱不是作!背後藏着3個心理真相,你的拒絕=偷偷傷害!

大家好,我是辣媽有人常說:「別老抱孩子,容易慣出『巨嬰』!」也有寶媽堅信:「抱多了才能給他安全感啊!」可真相到底在哪裡?好閨蜜給我講了她的經歷:上周末我帶娃去逛街,剛剛學會獨立行走的小傢伙,忽然腳下一滑,臉上堆滿驚恐,小手直撲我腿上——彷彿世上只有我,才能保護他。於是我彎腰把他抱起,換來的卻是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