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寶寶有驚無險,山一大附屬濟南婦幼院前急救護佑母嬰平安

2024年02月10日15:05:03 育兒 1034

2月9日18:17,大年除夕夜,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濟南婦幼保健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急救站接到120中心派單:孕婦石女士在行車途中出現破水,需要幫助。

「除夕」寶寶有驚無險,山一大附屬濟南婦幼院前急救護佑母嬰平安 - 天天要聞

院前急救團隊值班醫生張旅嬌、護士張志穎、駕駛員郭銳接到任務後立刻出車,18:22到達現場,快速評估病情,得知孕婦系孕38周,第二胎,羊水已破,有腹痛和大便感。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醫護人員判斷孕婦已經臨產,立刻進行轉運,同時通知院內急診科和產房開通綠色通道,做好母兒救治準備。

在轉運過程中,患者宮縮加強,已經看到胎兒頭部,情況非常緊急,為了能讓孕婦在院內分娩,減少母嬰併發症,醫護人員一面安撫孕婦,指導用愛力呼吸法減輕疼痛,同時進行會陰保護措施。18:31急救車回到醫院,院前急救人員與早已在門口等候的急診人員會合,一路飛奔將孕婦護送入產房,產房已啟動急產接產流程。18:35石女士順利分娩一男嬰,體重3070g,母子平安。整個過程僅僅用時18分鐘。

「除夕」寶寶有驚無險,山一大附屬濟南婦幼院前急救護佑母嬰平安 - 天天要聞

該院院前急救團隊由婦產科專業醫生和護士組成,是濟南市唯一一家婦產科專業的院前急救團隊,全員24小時待命,急救3分鐘內出車,每年執行孕產婦各類急救和轉運任務200餘次,以更強的專業急救意識和能力,護佑母嬰安全。該院院前急救—急診—住院的急救綠色通道模式,使整個診療救治過程更暢通高效,為母嬰安康提供了堅實保障。

記者:孫鎮鎮 校對:李莉 通訊員:於春梅 編輯:劉梅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着自己的淚,一手抹着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着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着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着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